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2013-06-28 17:27:49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专业概述: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在招的一个专业,是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供大家参考。

研究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有六大研究方向,分别是:少数民族古代文学研究方向、蒙古族文学研究方向、南方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西南少数民族口头传统研究方向、萨满文学、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

课程设置:

公共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外国语课;

专业基础课:文学-文化前沿、文艺学理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民族学理论、民俗学概论、民间文学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民间文艺学导论、中国民俗学史、民族志写作(口头传统的研究实践)、宗教人类学;

专业课: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民族文学的发展、比较文学概论、蒙古文学史、蒙古文学关系研究、蒙古民间文学研究、口头理论与口头诗学、南方民族叙事文学、南方民族文学关系史、民俗文化学视野中的西南族群文学、西南族群的口头叙事传统、萨满文学、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导论。

师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现有在职人员161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员62人,分属于25个民族成份;其中,现有高级研究人员74人。

 

王希恩,男,民族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民族理论、当代民族问题。主要获奖荣誉:201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对策信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2010年获国家民委科研成果奖一等奖(专著)、2009年获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成果奖优秀奖(论文)等。

学术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美、加、日、俄、德、法等2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有关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和关系,并合作出版《世界的书面语?中国卷》(中、英文版)等学术著作。

就业方向:

据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老师分析,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一些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主要是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科研、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具有运用民族语阅读本专业研究资料的能力的人才。

科研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50多年来,完成了大规模的民族识别、社会历史和语言调查,编写完成了《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的部分著作;完成了于1993年开始的《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第一期)等重大项目,编绘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集》,出版专著500余种,译著100余种,资料集、论文集300余种,工具书100余种,公开发表论文3000余篇,拍摄民族学人类学影视片70余部(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