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在职考研复习备考指导

2013-08-22 15:29:4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学科特点:

首先,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发散性,这表现在其知识点零散、信息量大,需要记忆的内容多等方面。历史学类在职研究生报名 https://www.eduei.com/lishixuezaizhiyan/

其次,历史学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之处在于其研究对象为人类社会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与人物,具有不可逆的时间性特点。

历史学学科组织框架:

细分专业介绍:

(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在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这两大领域之间, 它以史学理论为研究重点,兼及史学史(侧重于研究近现代西方史学和历史哲学流派的历史) ;在史学理论领域,以广义社会历史理论研究为重点,而不局限于狭义的史学理论;而且坚持把理论探讨与实证的史学研究相结合。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古-1840) 、中国近现代史学史(1840-2000) 、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外国史学史

该专业研究生去向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近年来,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出版社等。

(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 考古学 (后改为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属于人文科学的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它们多埋没在地下,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发掘, 才能被系统地、完整地揭示和收集。因此, 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在于田野调查发掘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古文字学、旧石器时帮忙考古、新石器时帮忙考古、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魏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文化人类学、宋元明考古、东方建筑、文化遗产研究、古代陶瓷、文物学

毕业生就业范围主要集中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文物考古研究和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各系统的博物馆文化部门,国家及省市机关(公务员) ,全国各高校(任教) ,出版部门(编辑、记者) 。 同时,部分毕业生出国深造,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在相关领域工作。

(3)历史地理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

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专业,具有跨文、理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由中国学者引领世界潮流,长期以来国外学者们难以企及。它是一门理论性强、宏观用途广泛的实证性学科,五十多年以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巨大,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该专业就业情况都比较理想,毕业生去向以从事文职事业单位为主。

(4)历史文献学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 该专业研究对象主要是古今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汉文与民族文字的历史文献,也是对文献的产生发展、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文献的内容类别、整理利用乃至文献数据化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规律,总结其实践经验,进而加以理论说明的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历史文献学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工作的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中华典籍与文化、专题文献、历史文献学

这个专业(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的毕业生的择业面看似狭窄,但凭借该专业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厚重感,完全可以在事媒体的文案策划、企业的企划部门、图书出版界、旅游等领域闯出一番天地,而不一定限制在研究或教学领域。

(5)专门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 专门史是属于历史学的二级学科, 是对人类历史的专门领域进行研究的学科,着重探讨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状况及其规律,是人类历史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对当代中外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史学流派的介绍,着重于研究热点、争论分歧和问题症结的分析。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经济史、区域社会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环境史、中国宗教史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专门史专业研究工作,以及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也可在行政、经济、文化等部门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文笔好的可从事公关文秘,行政管理等。

(6)中国古代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的产生,结束于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具有良好的学识基础和研究能力,基本上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有一定创见、相当的深度和广度。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上古史、隋唐五代史、魏晋南北朝史、宋元史、明清史、西北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史、历史地理与地名学、中国思想史

(7)中国近现代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 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有多种看法, 但被普遍接受的是起于1840 年鸦片战争, 终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的这一观点。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代基督教史、中华民国史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军事史

(8)世界史

专业介绍&培养目标: 世界史专业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 各地区从古至今的经济形态、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及其相互联系与交流诸历史现象进行多层次、广角度的深入探讨,科学地揭示各国、各地区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主要研究方向:英国史、美国史、欧洲学、现代化比较研究、英联邦发展研究、欧洲文化史、犹太文化史

世界史专业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科技政策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管理工作以及有关咨询、宣传、编辑和出版工作;在国家各类文化、宣传、出版、文博、涉外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热门专业:

根据国家公布的学科分类,历史学现有世界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及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8 个二级学科。虽然历史学整体不属于热门专业,但关注某些方向的人还是很多。

(1)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含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中华民族的振兴、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联系密切,一直是学术界的重点,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比较多。此外,由于近现代史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献众多,阅读难度相对来说不是很大,因此开展研究也相对容易,也一直是考生报考的重点与热点。

就业前景

除了历史学一般的就业方向外,随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我国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也为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具有其他历史学专业无法比拟的优势。

院校推荐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

参考书

《中国近代史(第 4 版) 》 ,李侃等主编,中华书局;

《中国现代史(第 2 版) 》 ,王桧林主编,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王文泉、刘天路主编,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

(2)世界史

在我国,世界史泛指中国以外其他一切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由于我国世界史研究条件有限,这方面的学科建设相对较弱,就目前来看,世界史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研究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英、日、法、德等发达国家。

就业前景

中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候,需要了解世界,更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这为世界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此外,该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毕业生更容易进入一些涉外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这也是其就业的一个优势。

院校推荐

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

参考书

《世界史》 (六卷本) ,吴于廑、齐世

考研择校情况分析:

全国历史学研究生招生高校有很多,在众多的高校当中,究竟报考哪一所,同学们都需要认真的考虑,权衡其利弊。有的考研同学早有打算,有的同学还在犹豫之中,名牌院校比较难考,一般院校又难以让自己满意。总之, 跨考教育建议 2013 年考研的的同学们,历史学考研院校的选择需要大家掌握准确的信息,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专业兴趣选择中意的大学。下面,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学考研择校五大标准。

1. 环境和氛围

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尽相同,考研也一样,如果想继续读书,从事研究工作,硕士研究生读完了还想读博士,那么最好选择学习氛围与人文环境比较好的学校,同时应选择授予权完整的学校和研究机构,最好选择同时招收硕士和博士的导师。在对待名牌大学问题上,一般而言,名校教学资源丰富,学术氛围浓厚,前沿性的讲座比较多,这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树立良好的学术理念。如果自身的学习与应试能力比较强,名校不妨作为首选;如果有些问题,最好是迂回策略,硕士先上名气不太大,竞争不太激烈的院校,再报考博士时可以再考虑的院校。

2. 职业前景

一些院校或许没有知名度,但某些专业不错。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如果自己基础不太好,想找到一个好工作,就可以选择专业方向较好名气一般的院校。但就整体报考情况来看,不少考生还是中意北师大,人大,南开等名校,对专业本身的优劣的关注处在次要的位置。

盲目选择名牌大学与社会上的招聘风气,招聘偏好有关,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明显倾向于名校,一些知名公司只是在名校进行招聘。在很多情况下,名牌院校的背景无疑可以增加就业的筹码。跨考教育认为同学们如果能客观+地评估自身实力, 认为有考上名校的希望,不妨放手一搏。同时,如果以后想从事教师职业的考生,建议选择师范类院校,因为现在招聘老师都喜欢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

3. 学界口碑与社会知名度

设置历史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名列前几名,但如果结合学校的综合实力与知名度,则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往往有更大的知名度,资源优势也更明显。报考这些学校有一定的好处,除考中之后能获得多种资源优势和品牌外,即使考试失利或面试失败,由于这些学校大多属于自主招生高校,复试分数线要比国家线公布的早,可以提前行动着手调剂,掌握先机;而且在调剂工作中,有不少非名牌的重点院校喜欢优先录取报考这些学校的考生。

跨考在此提醒大家如果自己实力不错,除报名校外,还可以考虑报考名校的强势专业。当然,如果你觉得名校压力较大,那么可以选择一些历史学专业排名不错,但学校知名度一般的院校。

4. 地域因素

报考时要考虑毕业后想留在什么地方工作,想在什么地方谋求发展,就业或创业,这些问题在择校时最好妥善处理好。

目前,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南京等地一般比较受欢迎,尤其是北京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想要在什么地方工作,求发展,最好就报那一带的学校,这样毕业后找工作也比较方便。一方面毕业时,大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在政策、经济、信息、交通、成本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住在外地找工作。此外,由于用人单位就业的传统观念、地理歧视与政策限制的影响,要么本能的倾向于来自大城市的应聘者,要么希望要熟悉本地环境的毕业生。

5. 自身的应试能力与知识水平

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同学们在报考学校时,要想尽量缩短这个距离,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平时的模拟水平,比较各院校的历年专业成绩差异,再确定学校。

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中,把学校所在地分为两个区(一区、二区),这三个区的学校基本分数线由教育部划定,同时,还有 34 所自主划线招生院校。学校所在地域不同,分数也会有差异。如果你成绩一般,最好是放低身价考一区中的一般学校或二区的院校。 一般而言,综合历届考生的经验,大家都会把目标锁定在比自己就读的本科院校更高一层次的院校。

此外,报考还要适当考虑学校的文化和学风,个人的经济因素,以及在校兼职的可能性等,但无论如何,在报考院校时应该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从而有利于以后的专业复习。

就业情况分析:

近年来,就业形势始终严峻,像历史学这样的专业由于考生对其就业方向的不了解,以及思想观念的束缚,造成很多人认为历史学研究生就业面不广。其实,历史学研究生就业还是挺广泛的。跨考教育就历史学研究生就业进行了整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职业:

1. 各类学校

很多历史学的硕士毕业生都选择进入学校工作。这些学校主要是高等院校和中等教学单位。历史学的硕士毕业生进入高校,一般是从事行政工作,或是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的授课,而不会成为专业课老师。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高校对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基本上历史学的专业课老师的学历都要求是博士。而进入中等教学单位,特别是高中,主要工作就是教授高中历史课。目前个别大中城市的重点高校也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但绝大多数的学校,硕士文凭就可以了。

2. 文博科研单位

这里主要指的是一些博物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些文史研究机构。这类单位招收历史学硕士毕业生,主要是和历史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还有专业背景有关。这些单位基本上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待遇也比较好,尤其是一些重点文博单位,待遇丰厚。当然,与此同时,它们对应聘人员的学历、专业素养还有科研能力都有比较高的要求,一般也是通过国家事业单位的招考来对报考者进行筛选。

3. 党政机关

主要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这些行政机构,这就要求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政治素质以及行政能力。历史学的研究生考公务员还是比较有优势的,我们的学科本身设计的范围就比较广。还有一个单位比较喜欢招收历史系的毕业生,就是保密局。这和历史系对于材料的收集、整理等专业训练有很大关系。

4. 新闻出版部门

到出版社的很多历史学毕业生从事的是记者、编辑等工作。这和历史学的搜集资料的功底,论文写作的功力,以及文史哲等领域的广泛涉猎关系密切。所以,这一工作需要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出色的写作能力、良好执行能力、强烈的责任感、较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很高。

5. 企业和自主创业

企业一般都有文职工作,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优势决定它的毕业生完全可以胜任一般的文职工作。

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这种情况类型各异,很多和历史学关系较小。关系比较紧密的有一些辅导机构,文化传播公司等。

6. 考博

还有一定比例的硕士毕业生选择继续追寻自己的学术梦想,去读博士。

重点院校复试情况:

1. 2007 年统考以来 A 区四年国家线分析:

从整体上看,除了北京师范大学分数线是逐年升高以外,其他学校基本上从 2007 年统考至今,分数线都在下调,其中分数线较高的是复旦大学,310-330 之间变化不大。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都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学校,分数线都在 300 分以上。

2. 13 所进入排名的自主划线学校自 2007 年专业课录取线的对比及变化情况:

相对于国家线来说,自主划线学校对专业课的成绩要求要高很多,大部分在 160 分以上,而这个也只是最低录取分数线,在实际录取的人的分数都会高出最低分数线 20 分左右,因此大家如果选择报考名校,专业课成绩尤为重要。专业课成绩高,总分才会胜出。同时,这些自主划线的学校对复试的重视程度也相当高,复试时主要是考察学生的专业课基础情况。

重点学校推荐:

北京大学(A++)
南开大学(A++)
复旦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A++)
南京大学(A+)
山东大学(A+)
华中师范大学(A+)
中山大学(A+)
武汉大学(A+)
清华大学(A+)

历史学专业课考试情况:

1.历史学专业综合科目包括的课程及分值:

世界古代史 60 分

世界近代史 90 分

中国古代史 90 分

中国近现代史 60 分

2.题型及题型数量分值

单项选择题 20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名词解释 8 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

史料分析题 2 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论述题 3 每小题 40 分,共 120 分

选择参考书情况:

1.参考书选择的原则

(1)以考试大纲为主,切合考试大纲,内容全面

(2)有说服力性强,代表主流观点

(3)条理清楚,易于学习和掌握

(4)一本为主,其他互补

2.跨考历史学考研教研室推荐参考书

世界史:

《世界史--古代史编》 (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著,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1994 年出版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世界上古史》周启迪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世界上古中古史》 (上下册) 第二版, 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 2004、 2006年版

《世界史--近代史编》 (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1992 年版

《世界史--现代史编》 (上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1994 年版

中国古代史:

翦伯赞主编: 《中国史纲要》 (增订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张帆主编: 《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朱绍侯主编: 《中国古代史》 (上、下)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年。

晁福林主编: 《中国古代史》 (上、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宁 欣主编: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翦伯赞、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2—8 册) ,中华书局,1963 年。

《通典》 、 《文献通考》 、正史《百官志》 、 《职官志》 。

陈苏镇主编: 《中国古代史读本》 (上、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参考书的使用原则:先易后难,先断代后专题,一部为主,兼顾其他,适当剪裁。

参考史料的运用(两重视一轻视) :重视反映重要历史问题的史料,重视概念性的史料,轻视过程性的史料。

中国近现代史:

李侃等著: 《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王桧林主编: 《中国现代史》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张岂之、杨先材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3.其他参考资料

萧致治: 《鸦片战争》 、罗尔纲: 《太平天国史》 、夏东元: 《洋务运动史》 、戚其章: 《甲午战争史》 、黄彰健: 《戊戌变法研究》 、路遥等:《义和团》 、胡绳武、金冲及: 《辛亥革命史》 、来新夏: 《北洋军阀史》 、萧一山: 《清代通史》 、戴鞍钢: 《晚清史》 、张研、牛贯杰: 《清史十五讲》 、张海鹏主编: 《中国近代通史》

历史学考研复习规划:

第一轮:夯实基础。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胥老师认为,文科学习与考试的制胜法宝就是建立一个学科的知识网络,而网络的建立过程就是以一定知识主线为中心有机地编织相关知识的过程。知识网建立得越具有逻辑性,线索越明晰,网络细密程度越高,则该学科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就越高,相应的考试成绩也就越理想。但知识网络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具体的知识点有机组成的。因此,第一轮复习中强调的应该是具体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在第一轮复习中,课本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基础,将相关教材通读两遍。第一遍大致熟悉课本的内容,做到对整体与孤立的知识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从第二遍开始就要适当地记忆知识点了,主要国家的主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结论的时间、经过或者内容都是记忆的重点。可以说第一轮复习对课本从略读到精读的过程至关重要,是今后两轮复习的基础。

第二轮:深度挖掘。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胥老师认为考生在第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就要着手建立相关的知识网络了。第一轮复习是基础的积累,而通过第二轮的深度挖掘,考生对该学科的认识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第二轮复习的基本方法依然是立足课本,但是学习与理解课本的方法和目标与第一轮相比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第二轮复习中,考生已经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单一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历史是一个有机联系的过程,不在立体的、复杂的、联系的历史背景中去把握,是很难真正理解各个孤立的历史知识点的。所以,考生首先应该关注教材的目录,看作者是如何编排各个章节的,同时要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这种编排的历史依据。这样,考生就能很快地掌握教材的逻辑线索,在知识的积累中发现逻辑线索,以逻辑线索带动具体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第二轮复习结束时,如果考生能抛开课本,独立地按照一定的条理将整个教材的内容勾画出来,那么这一轮复习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鉴于近两年考试中名词解释有部分生僻题目,因此第二轮的复习考生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学习的情况下应该适当关注次重点。

第三轮:冲刺应考。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胥老师认为,我们对历史知识与历史学科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归到考试之中,这也是我们复习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前两轮夯实基础、深度挖掘之后,考生第三轮复习应该以巩固从前、加深认识、应对考试为主了。本轮复习除了课本之外还需要花一定精力去研究真题,体会真题。在知识层面上,考生经过了前两轮的复习,对历史学科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属于“进得去”层面。在第三轮复习中考生应该努力学着“跳出来” 。例如,当考生对世界近代史的学习已经比较深入,可以考虑将其放置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即人类文明的视野中去重新理解和解释。当考生真正能够“跳出来” ,对历史的理解就会步入一个更深的层次。此外,考生应该集中、深入、反复地对考试真题进行钻研。在经过漫长的三轮复习后,考生对历史学学科的理解和掌握早已不同于前,这时,对真题的熟悉以及对应试技巧的总结就是考生成功必不可少的部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