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BA在职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2014-07-01 14:29:0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一)教学质量的提高缺乏正确的校园文化与激励机制的支撑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而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教学。在美加的许多商学院,教授们研究工作一般都围绕着教学展开,并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如美国的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和加拿大的UniversityofVictoria与the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的商学院绝对将教学放在第一位,学校真正做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用来发展案例(Casestudy)教学的。根据个人的亲身体验,国外课堂教学在近十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丰富多彩、形式各异、各具丰富内涵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评估方式,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在研究生以上高获得学习经历文凭的教育的专业课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在大家都认识到在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创新能力、理解与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感悟力的培养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对此,我们目前仍基本上停留在口头上,缺乏校园文化与配套机制的支撑。

当前中国高校在职研究生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具体表现是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单调、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严重不足,很难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和创造性思维。在研究生教学中,重要的不是机械地向学生传授教材上已有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讲解经过系统化归纳后的基本要点和基本思路,揭示教材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框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各种学术流派及其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学科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具有思辨意识和多角化思考问题的能力,构建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为此,任课教师不但要积极参与高水平课题研究,还要把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及时接触科技和社会前沿,拓展探索未知的视野。不幸的是,在我们的许多在职研究生教学中,研究生阶段变成为本科教育的延续。即在职研究生们是在完成本科学习后,又开始了新一轮应试循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原因很多。但我们认为,从微观层面上看,教师的知识结构、阅历和学术水平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从中观)宏观层面上看,本质的问题还在于异化了的校园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和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与配套激励机制这只有形的手的综合导向作用。在当前中国的高校中,一方面存在着忽视或贬低教学的术性的倾向,有意无意地把教学作为一种低层次的简单劳动;而片面地将学术水平仅仅简化为科研水平,甚至把它与发表论著等同起来;由于这种畸型的学术评价标准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的不同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另一方面,在异化了的校园文化和相应激励机制共同作用下,使教学与科研成了两个对立体,科研与教学形成两张皮,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不能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不幸的是,科研与教学两相竞争的结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易受冲击往往是教学,深受其害的是学生,最终将对学校长远发展、特别是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在教学质量绩效函数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个最积极的变量

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根据我们的研究,可归纳分为三大类:学生素质、教师水平和所选用的教材。我们认为在这三大绩效要素中,如果说教材的权重是1,则教师水平为3,学生本身的素质为6。而且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诸要素中无疑起着导向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质量绩效函数中,教师是一个最积极的、承上启下的变量。教师的知识存量、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学术立场、教学水平和思维方式无不极大地影响着学生。

大家知道,顶尖水平教材(包括国外名牌高校原版教材)的获得并不难,它是一种成本极低举措。在中国的所有高校中几乎都有能力办到。在此方面,我国不少高校已作了许多工作,像清华大学计划从现有的1440门课程中,选用500门左右核心课程采用国外名牌高校的名牌教材,并开始拨450万专款购买海外原版图书,我们学校也在鼓励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毫无疑问,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克服我国高校教材中相当一部分内容陈旧的弊端是有帮助的,但远远不是全部。实际上教学质量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材,而在于高质量的教师和合格的学生。可以花100美元买到一本国外任何一所名牌高校教材,但花10年时间也可能培养不出一名与之水平相当的名牌教师。我们在国外进行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每次带了许多国外教材和参考书,而回来用时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实际上,其主要原因是,教材是带回来了,或买来了,也代表了当时国际顶尖水平,但那是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的成果。教材所体现的理论方法真谛我们自己并没有真正掌握,更谈不上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融会贯通,所以在教学上水土不服也就是必然的了。因此,引进国外顶尖教材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性很强的工作,不可急功近利。特别在实践性很强的MBA教学中,不是读几本书就能奏效的。

(三)扬弃传统的主流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特色在职研究生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在职研究生教育体制下,如何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适应市场化的要求,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紧迫的问题,对于非理工类研究生尤为迫切。如果说这种紧迫感在学习阶段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毕业分配时、特别是对那些从校门到校门的研究生们就显而易见了。一般说来,在应聘时,用人单位都要问一个问题:即你能干什么,对此,我们的很多研究生信心不足,较多的答案则是:我好像只能当老师!0这不能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失误或不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该学习些什么?作为老师,我们能否使我们的学生在就业时具有能够拍胸脯(自信)的本事?要做到这一点,显然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堆积,而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独到的思辨意识和多角化思考问题习惯的培养与构建。我们曾经反复研究过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始人李廉斯坦福先生,以求从他的办学理念中悟出点什么。他在1891年创办斯坦福大学时就制定了一个颇有特色的办学宗旨:即让学生学到一些实用的知识,将来受用于自己,也会让社会得到好处。0由于这种实用的教育宗旨,诱惑了全世界的莘莘学子。他们为了赚大钱,为了创建自己的事业,蜂拥而至。现在斯坦福大学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联合国,它凝结着全球各种文化的优势,让57个国家的1.4万名学子,在这青青的绿野之间追寻着各自的梦境。我们常在思索,19世纪的斯坦福先生能做到的,为什么21世纪的中国大学,特别是身处民营经济发达、有老板大省之称的浙江省的大学就不能做到呢?在我们的MBA研究生教学中,能不能扬弃当今流行的主流教学模式,走自己的路,为那些有志于创业、憧憬于CEO、热衷于寻梦的莘莘学生搭一个知识交汇的平台,创造出一个崭新的、随意的、(师生)对话式的、但却充满创新氛围的教学模式来。

现在我们已处在一个向知识经济转变的时代,以传播、创造、物化知识为基本职能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对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的产品是人才,高校的竞争是教学质量的竞争。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超常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不能不看到其中潜伏着的一种危险,即重数量、轻质量。如果不尽快改变,这种数量的扩张不但将失去本来意义和价值,而且还会造成负面影响。尽管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果说,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总体上仍优于西方国家,中国的本科基础课教育国外也认可的话(可能部分原因是中国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我认为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的专业课教学与国外先进国家、名牌大学相比却存在较大差距(当然,国外的研究生教育也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在在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若干急待解决的问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