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淘汰机制深埋潜在危机

2014-02-13 14:44:19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在职博士研究生做为高等获得学习经历文凭的教育中最高的教育等级,所以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十分强大的,虽然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教育己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且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校至今尚未建立起科学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博士研究生淘汰机制在实施仍有很大问题存在,而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定会成为博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潜在危机。
博士研究生淘汰机制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博士研究生的层层选拔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的淘汰机制上,“火力”主要集中于入口上。根据各种报告和数据分析,我国的博士生淘汰率应该不超过10%才属正常。如此之低的淘汰率,在一定程度上纵纵容了博士研究生的惰性,学生一旦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就好像进了保险箱,缺乏压力和使命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能力。淘汰机制将加大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力,它的引入与实施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淘汰机制在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1、在职博士入学考试看似“正规”,但标准不统一,形式死板、单一
在职博士研究生招生既是一个水平人才甄别过程,也是一个个性化很强的人才评判过程。入学规定需2名专家的推荐信(与美国要求一样),但专家推荐信只是对考生思想品德、科研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外语程度作简单、笼统的介绍,且凡是教授职称以上的专家即可推荐,有的专家在对考生一点也不了解的情况下就写推荐信,使专家推荐信最终落入形式。且各高校之间各自为战,考试结果缺乏“兼容性”和连续性。另外,博士招生考试中,由于操作层面的原因还暴露出一些“不正之风”。

2、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却存在近乎“零淘汰率”的现象
博士学位是研究学位,为将学生培养成学者而设立的,要求学生获得学者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学科领域作出贡献,或者继续献身这一学科领域。在职博士研究生入学后不再进行资格鉴定考试,在第一学年内写出论文开题报告,然后在论证会上通过选题意义、价值、研究范围,就可行性进行论证,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完成计划,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再加上这期间博士研究生必须要发表数篇文章,这些都完成了就可授予博士学位,几乎没有被“淘汰”的博士。

3、原创性、沿性和创新性的论文较少论文很容易通过评审及答辩,常出现“零淘汰”
学位论文是综合评判、衡量学位申请者研究水平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依据。因此学位论文学术水平反映了研究者的研究水平,学位论文质量集中体现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参与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的专家没有一套严格、完整的遴选机制。评审和答辩专家一般由导师或学科点推荐,通常都是导师的熟人或同行,甚至是导师请来的熟人或朋友,从而在论文评审和答辩时看导师的面子,不能客观地从学术角度对论文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评审意见“一团和气”,评审结果与论文实际水准不符,答辩在某种程度上流于形式。这些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位论文评审的严肃性和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导致了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助长了一些博士研究生对论文研究和写作的敷衍了事作风,也淡化了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影响了学术风气,损害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声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