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为例谈学位论文应“继承性创新”

2014-04-30 15:16:32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诚然,“创新是一篇博士论文的灵魂。称得上科学研究成果的论文,一定要有新发现(findings)、新假设或新理论”。那么,创新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有的研究生导师认为,博士研究生论文的创新标准在于超过导师。“博士生的论文工作,如果不能在某些方面超过导师,那么就没有创造性,就不能达到博士论文的学术标准,就不能算合格的博士生”。“博士生之所以区别于硕士生,就在于博士生在所从事研究的这个领域里应该超过导师”。应该说,这种愿望是值得钦佩的,体现了导师为人师表的博大胸怀,也体现了导师对学生学术发展的美好期待。但超过导师是否能够成为创新的标准似有待商榷。

自1901年严复翻译出版《原富》(现流行译本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以来,经济学始作为西学被输入中国。“说来不怕笑话,中国近代和现代的经济学都是舶来品,主流经济学教授也都是外国经济学的学生”。现流行于中国学术界的“西方经济学”的学科名称可谓一语道破了中国经济学人的尴尬与辛酸。客观地说,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水平落后于西方(主要是英美)确实太多了。“言人之所言,联系中国实际谈点启迪和体会性意见就是创

新了,充其量不过是仿生学。就像邯郸学步,需要扶墙走,这墙就是西方经济学”。

严格地说,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创新是应该突破、超越某一研究问题的世界认识记录。道理很简单,学术创新只有“世界第一”而没有“中国第一”。由此,我国经济学(包括金融学)的导师们中又有多少是某一研究专题的“世界第一”呢?超过导师又能否构成经济学学术创新的标准呢。

当然,“世界第一”的创新标准实在是太高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博士学位论文都达到“世界第一”的学术水平。毕竟,博士生在校攻读学位的时间只有三、五年,取得世界级的学术成果往往是学者终生奋斗的结果。但是我们必须也应该让学生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学术创新。“眼高”未必能够“手高”,但“眼低”则必然“手低”。抱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创新,有一种观点认为“创新是多方面的,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创新是多层次的,有国际领先、国内领先、行业领先”。还有一种观点将创新区分为“原始性创新”和“继承性创新”。“原始性创新就好比你建造了一座新的大厦;而继承性创新,好比别人已将大厦建好,你再在大厦上安上一道漂亮的窗子”。这些观点是比较客观的。对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水平相对落后的我国而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做些踏踏实实的“继承性创新”,达到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是值得追求也可能实现的目标。一切渴望创造、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青年学子应该有这样的学术勇气和学术目标。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