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哲学在职研究生在线咨询
  • 管理专业
  • 同等学力
  • 在职硕士
  • 在职考研
  • 在职研
    证  书:
  • 结业证
  • 毕业证
  • 学位证
授予学位: 哲学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哲学
专业代码:010100
一级学科: 哲学类   二级学科: 哲学

哲学在职研究生交往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2016-03-09 10:40:0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是以交往为视角揭示实践活动本质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看来,人类的实践本质上是交往实践,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级主体间通过改造相互联系的中介客体而结成社会关系的物质活动。而教学实践活动则是人类全部的交往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践活动的一般本质和特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也就成为哲学在职研究生交往互动教学模式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认为实践结构并不是“主体一一客体”的单一关系结构,而是“主体—客体—主体”关系的复杂结构。实践活动中不仅存在着主体与客体相互制约和相互创造的关系,而且存在着主体与主体之间即多级主体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创造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实践主体改造着实践客体,实践主体把自己的意志投射于特定的实践客体身上,使得实践客体发生实际的变化,同时主体也接受着来自客体的改造。实践活动既体现了实践主体改变客体的能力及其程度,也体现了客体受到改造的程度,同时还体现了实践主体本质力量的生成和发展程度。而实践主体也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受到来自客体规律以及本质暴露程度的制约而受到限制和改造。另一方面,一级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还受到其他主体的制约。即其他主体的本质力量及其发挥、多级主体间建立的实践交往关系也限制和构建着这一级主体。任何一级主体都不能单独地囊括和包揽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全部内容,不能回避和无视其他主体对同一客体的关系的利用和改造。因此,客体的被改造以及被改造的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一级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活动,而是实践的多级主体对同一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多级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发生着不可避免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很显然,教学实践活动和其他实践一样也是多级主体间的客观物质活动,当然,教学实践活动中多级主体间的差异的社会性内容有其独特之处。一般的社会性实践活动显现的多级主体性的差异主要是完整意义上的主体间的价值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差异,而教学实践活动中主体间固然也存在着价值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差异,但是,这些价值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差异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实践主体的社会分工与社会地位的差异所导致,而是由完全意义上的主体和生成中主体间的差异所导致。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在价值取向和实践取向上的差异产生的缘由在于他们的世界观的成熟与定型的不同、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实践能动性发挥的稳定和充分的不同、社会阅历的丰富程度不同。

哲学在职研究生教师作为完整意义上的教育主体以其定型的世界观、价值观为统摄,稳定地发挥其主体的本质力量从事对象化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主体全面的素质。而作为生成中的教育实践主体的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将来融入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将来担当特定的社会角色锻造自身的完整的主体品格。所以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然发生和存在着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和结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