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的前提是真正的教育家办学(1)

2015-04-17 15:28:02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审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的现实,人们发现,我国高校目前的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形式,与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招生思路和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在应试化思想指导下的招生,其区别只是招生的组织者由省市的“招生办”换成了高校的“招生办”。他们的招生方针都缺乏体现教育规律和推动教育进步的内涵,而这显然是有违人们期望的。因为按常规思路,招生制度的变化应该为高考改革带来希望和活力,应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实质性进步,但综观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却没有显现出这样的意义,因此,不能令人满意。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说既有高校及招生机构的问题,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

在高校及招生机构方面。一是我国目前的高校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并没有营造出一种新的招生气象,没有带动教育风气的更新。在中学,应试教育的方式依然故我,教师和学生都还在为高考分数而努力。在大学,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没有给大学制度和风气带来任何变化,行政化、功利化的风气依然盛行,学生依然在追逐求职资格中而艰难奔波,教师依然在追求功利性目标中沉沦,校园中并没有因此而出现清新的风气,整个教育在实质上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变化。又由于我国高校目前的体制,在本质上还是一种行政化体制,这种体制的运行逻辑,还是行政性的逻辑,其所出台的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方案,还只能是“长官意志”或有关行政部门想当然的产物,与教育本质和宗旨还很隔漠,在道理和逻辑上还难以服人,未能赢得社会普遍性的认同和支持。二是教育行政机构在给有些高校下达5%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指标的时候,并非是基于扩大高校自主权、促进高校逐步形成现代大学制度的考虑,而是迫于社会对“统一性”高考批评的压力,为平息社会舆论才采取的权宜性措施。但高校的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是有条件的,是需要一系列制度保证的。而我国的大学虽然已经有了上自年的历史,但就目前的高校现状而言,条件并不成熟。因此,在高校尚不具备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条件的情况下,机械地推行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方式,必然会左支右细,问题多多。另外,我国高校目前的自主管理能力很低(主要指管理的品质),未积累起足以让社会信任的资本,因而他们采用的招生方式及招生过程,往往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信任,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包括北大在内的高校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方式备受社会质疑的原因。三是我国高校在多年的“遵命办学”制度和文化浸润下,习惯于一切按上级的指令办事,缺乏基本的自主思想及自主活动能力,因而在驾驭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的观念和能力方面,还显得幼稚或不成熟,无法将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的精神意蕴体现出来。当然,如果深入高校的精神世界的话,则会发现,与其说如今的高校没有搞好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的能力,勿宁说这些习惯于“遵命办学”的高校,根本就没有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的意愿。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不能给高校带来直接好处的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并不是他们所期待的,因此还不如没有的好。他们已经习惯了由“上级”给高校分配学生的做法,因而在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推行之初,就有高校对此表示出明显的不耐烦之意。

在社会文化及历史方面。一是由于受“读书做官”及科举制意识的影响,社会上一直对高考存在着很深的误解。这种误解的具体表现为,不是将教育以及高考看成是一项具有自然意味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活动,而是将教育及高考的结果当成目的,视其为学生及其家庭“改变命运”的机会或活动,对其寄予了太高的期望和要求,以至于扭曲了教育及高考的性质,使高考由一种纯粹的教育性活动,变成了万众关注的社会性活动。用社会的标准代替了教育的标准,使高考进入了过度社会化的死胡同,在功利化的沼泽中愈陷愈深。二是由于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其中一方面,是让现代教育这个从国外移植来的泊来品,承担了国家“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重任;另一方面,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读书做官论”思想,在没有经过理性评价和彻底清理的情况下,却被完全地保留了下来,并在现实的教育中起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这种中西教育思想和制度并存且机械组合的现象,使我国教育在观念和形式上,形成了一种“中体西用”的矛盾形态,亦即教育的形式是现代的、世界的,但其实质性的观念却是历史的、本土的。而在传统的“读书做官论”思想影响下,一些人意识中的好教育,显然不是那种适合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成长的自主性教育,而是知识高深、特别是能够换来好结果(好待遇、好声誉、好工作)的功利性教育。这种认识形成了学生、教师、学校、家长在高考中求高(水平高)、求热(热门专业)、求名(著名大学)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倾向,形成高考就是竞争、就是同龄人之问对优质教育资源争夺的思想,从而使高考永远处于紧张的气氛之中。受此影响,所有描述高考的文字,都充满了紧张、甚至痛苦的意味。比如:“备战高考”、“高考倒计时”、“黑色的七月”等。然而,由于高、精、尖意义上的所谓好大学永远都是极少数,因而“好教育”资源稀缺则变成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人们在追求好教育不得的情况下,自然就会对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的招生方式产生不公平之感,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高考方式进行批评。而在要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高调下,高考改革的无所适从便是自然而然的了。三是人们其所以对名牌大学招生非常关注(扩招后社会对大学招生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名牌或重点大学上),是因为在我国社会性的人才招聘中,名牌大学学生能够比一般大学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得收入高、待遇好的“体面”工作。这种效应使人们习惯于将名牌大学当成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符号,而不是一个更加艰苦的学习过程。人们期望了女上这样的学校,往往不在于了女是否要进行更加刻苦认真的学习,而在于能够获得这些大学的文凭,有一张在人才市场上“硬通货”。因为以往的社会就是按照这个符号进行选择的,而以往的学生们也是根据这个符号找到好工作、得到好待遇的,这也就是我国大学的“经验”。只是这个“经验”使高考由教育的变成了社会的,由要符合教育规律变成了要让社会满意。而社会要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高考性质的扭曲成为必然,以至于成为教育进步的障碍。

造成以上意识形成的直接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大学长期采用的“严进宽出”模式,使人们形成了上大学就等于拿文凭、上好大学就等于拿到了含金量高的文凭的观念和印象,进而形成了考生拼命地抢上好大学机会的意识和潮流,使高考这一本来只是为高校招生的考试,变成了一种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中学)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问的激烈竞争。试想我国的大学,像国外有些名牌大学那样,只有30%或者更低毕业率的话,人们还会这么抢着进名牌大学吗?这种现象也在无形中折射出我国大学普遍“宽出”、缺乏特色的弊端。二是由于我国大学的计划性管理,使大学的水平和声誉长期停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好大学永远是好大学,从而使人们对大学的追求,也固定在少数的传统“名校”上,其中以北大、清华为甚。这种现象的社会效应为,国家投资更加向这些学校集中,形成“名校”的社会资源垄断,使多样化的教育生态难以形成,正常的教育竞争难以出现,教育实质性、整体性进步难以实现。三是在传统的“统一”招生制度中,大学中的学生,可以说并不是大学自己选拔出来的,而是“组织”上按照高考分数分配的。而为了得到上所谓好大学的机会,学生、家长、教师、中学及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因为在学生的高考分数中,集中了学生、家长、教师、中学、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利益),都会极端地追求高考分数,是他们共同营造和强化了普通教育中的应试化模式。当然,这种“分配”学生到大学中的现象,是与长期形成的高考文化密切联系并得到其积极配合的。因为假如一个高考分数线达到北大、清华的考生,若考不上这些名牌大学,而去上一个他自己理想中的地方性学校,其所承受的社会舆论压力肯定是会很大的。所以,可以说是教育内外部力量的合力,才造成了自主招生在职研究生被社会批评和垢病的现象。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