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的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2015-04-30 11:24:35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使命,其中科技发明和创新能力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生命力命显得更为重要。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目前国际国内的科研成就来看,绝大多数科研成果都诞生在高等学府或与之关系紧密的科研机构;在职硕士是大学开展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是科技突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生力军。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职硕士的创新素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在职硕士教育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仅英国牛津、剑桥两所主要大学就有100余人获得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奖一一项诺贝尔奖;然而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学还没有任何专家学者获此殊荣。由此可见,虽然我国的在职硕士教育处于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的高端和前沿,但是在职硕士的创新素质的表现却处于世界的中下水平。

第一,学术研究创新不够,新见解、新思想、新成果不多。

根据一年一度的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可知,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如按技术水平单项指标排名一直居于中下游水平。有专家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人均专利数量、人均的信息技术投资、公司购买技术专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有较大的差距。”①近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宏观经济政策方面都优于“金砖四国”中的其它三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然而在技术水平这项指标上却落后于它们。技术水平的落后虽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某一机构、组织或者群体,但大力发展在职硕士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和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的重要体现。显然,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落后,对以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为核心任务的高校在职硕士教育敲响了警钟。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该问题:学术论文发表情况是衡量在职硕士学术成就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本研究经过查找比对后发现,我国在职硕士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诸如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诸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职硕士谢毅及南京大学在职硕士祝世宁在Science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震动的例子少之又少。虽然我国高校的在职硕士学术论文被SCI及E工收录的数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总体质量偏低。(论文质量主要反映在被引用的次数。从1993年到2003年,美国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为12. 31,而我国只有2. 95,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第二,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思维能力不足。

我国在职硕士之所以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较少、自主创新技术不多,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思维束缚较多。陶行知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创造新事物、发明新技术首要的前提是善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英国学者波普尔说过:“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一一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显而易见,创新体现了科研人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不仅是智力水平的反映,而且是一种人格、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传统“尊师”的教育模式不鼓励学生质疑老师、有说服力以及“正确”答案,注重向学生灌输既有知识和结论,要求学生仔细消化、虚心接受。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受到极度压制,不敢标新立异和提出“异端邪说”。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科学研究往往习惯屈服有说服力和己有的结论,在职硕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足也顺理成章。以笔者所在高校某学院2009届毕业在职硕士为例,在校期间获得专利以及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上获奖的为5/62人,毕业论文创新性评价为优的为4/62人,毕业后自主创业的为2/62人,而绝大部分同学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都比较欠缺,就业和择业观念和能力有有待改善。

第三,文献检索的能力不强。

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获取有用知识并从中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衡量在职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信息检索、过滤和消化能力对在职硕士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在职硕士开展富有成效的科学研究的必备素质之一。萨尔蒙在《情报竞争》一书中建议组织的高级管理者要“特别留心并伺机获取各种情资”。他认为公司和企业生存的关键是在于及时发现预示未来变革和发展趋势的“蛛丝马迹”,他提出高级管理者应该像菩萨一样嘴小耳大,少说多听。只有具备了强烈的信息收集意识,才能掌握有用的情资,发现新的机遇,提出新的研究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知识的大爆炸,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和媒介的信息平台己经成为广大在职硕士获取前沿科技信息、进行科技追踪的主要手段。遗憾的是,有调查表明,有68. 8%的在职硕士对自己上网检索的结果不满意,76. 3%的在职硕士从未访问过虚拟实验室或数字图书馆,91. 4%的在职硕士从未参加过网上学术讨论。在职硕士在上网检索资料时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不了解相关数据库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只有38. 7%的在职硕士会主动通过网络浏览过本专业的最新期刊。②以上数据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在职硕士信息检索、过滤和处理的能力相对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职硕士创新素质的提高。

第四,在职硕士创业能力相对欠缺。

目前,掌握现代高技术和理论知识的在职硕士己经逐渐从以前“为别人打工”的就业模式向“为自己打工”的创业模式转变,各种各样的在职硕士创业活动正在各高校如火如茶地开展着。但由于我国在职硕士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职硕士创业能力相对不足,使得大多数创业案例是激情创业而非理性创业,因此创业失败率较高。有调查表明,在职硕士创业的失败率高达85%左右③。本研究也对杭州某高校经济管理类在职硕士创业情况进行了连续3届的摸底排查,结果也令人遗憾—创业的学生2007届为1/32人,2008届为2/62人,2009届为3/62人,共计6人,其中2007年和2008年创业的在职硕士己经有两人回老家考取了事业单位;另一人的网络公司也名存实亡,基本靠一些老关系买卖特定种类的稀缺商品来维持经营,完全看不见公司的前途。2009届创业的三人,有两人开的食品和工艺品加盟店基本维持在每月3000-4000的利润额范围,继续提升营业额己十分困难;另一人开设的教育培训公司月利润在3万元左右,尚处于较好的发展之中,但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师资力量的不稳定、生源竞争的口趋激烈、各类大学生创业减免政策和银行**的即将到期等挑战随时都有可能将新生的公司摧毁。显然,在职硕士创业的挑战重重、失败率高,而且维持成功的创业局面更加不易,因此,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循序渐进就业政策应该在在职硕士中得到广泛引导和推广。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