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在线咨询

院校隶属: 重庆市 简称:重庆师大 地址:重庆市大学城重庆师范大学虎溪校区
  • 博士点
  • 在职研
  • 同等学力
  • 在职硕士
官方网址:http://www.cqnu.edu.cn http://graduate.cqnu.edu.cn
报名电话:400-611-2986
电子邮箱:yjsc@cqnu.edu.cn

重庆师范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4-01-08 14:38:5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专业概括:
重庆师范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重庆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国管理学门类中唯一按一级学科招生的学科,覆盖面广,包含了资源优化管理、公共工程组织与管理、不确定性决策研究和项目管理等众多研究领域。

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品学兼优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才,具体要求:
1、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精神为指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具有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专业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独立从事决策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精通专业英语,达到能用英语从事管理工作的写作与交流的水平。
3、具有健康的体魄。

研究方向:
1、预测与决策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
2、最优化理论及其应用
3、区域经济与旅游规划

课程设置:
1、根据培养目标,按二级学科设课(学位与非学位课),以学分计算。
2、学位课包括马克思理论课、外国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当然的必修课。学位课须通过考试获得规定的学分。
3、非学位课含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应进行考试。为适应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和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及专业知识面,开设一些选修课及专题讲座供学生选择。这些选修课,通过考查取得成绩。硕士生亦应通过非学位课修满规定的学分。

论文要求:
1、为了集中有效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必须至迟在第一学年结束之前,在导师指导下初步选定论文题目,第二学年初须交一篇学年论文,并且是学位论文一部分。
2、二学年下期研究生应作出开题报告,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际价值。经导师及任课教师帮助论证后由系主管领导批准。
3、学位论文要反映本人在相关的学科领域中通过独立完成的科学研究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并表明本人已掌握了相关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相关学科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撰写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字数不少于4万字。

师资力量: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授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及资助计划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博士12人(另在读博士15人)、硕士48人,所占比例为81.1%,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全院教师的比例为44.6%,4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为86.2%。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23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4人,中职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农业推广硕士80余人。

科研成果:
自2004年以来,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社科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和校级项目57项,获得省部级奖励6项,出版专著和教材36部,发表学术论文570余篇。

学术交流:
目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已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实训合作协定;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ERP沙盘对抗赛和商务谈判模拟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组合地嵌式垃圾箱”项目获重庆市金奖、全国银奖,“祈祷少女”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获重庆市铜奖;2003级工商管理班荣获“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学院是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三年。实行学分制,总学分32—36学分(含教学实习与听学术报告各2学分)。

培养方式:
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按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经硕士点领衔导师审核,交学院分管领导批准后生效。
1、采取导师个别指导与教研室集体上课相结合,课程学习、科研训练要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系统讲授与讨论答疑相结合,传授知识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灵活多样,生动活泼。
2、为加强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导师可将自己的研究课题分一部分给研究生研究,让他们参与到导师科研工作中去。要求硕士生申请学位前,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一篇专业论文。
3、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探索的精神,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把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培养放在重要地位,要求学生学会做科研、学会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及前沿动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实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