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
社会学在职研究生在线咨询
  • 管理专业
  • 同等学力
  • 在职硕士
  • 在职考研
  • 在职研
    证  书:
  • 结业证
  • 毕业证
  • 学位证
授予学位: 法学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社会学
专业代码:030301
一级学科: 法学类   二级学科: 社会学

我国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招生政策亟待改革

2014-02-28 16:18:06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博士和硕士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特别是学术型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因为观念的落后而有所缺憾。这就严重地制约了当前我国社会学在职研究生工作的开展,长远看还影响我国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乃至实践上予以解决。

第一,我国社会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招生主导权应由谁来掌控?

我国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主导权归属,一直是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部门与高校之间争相论辩并激烈争夺的焦点问题。受多年来中央集权思想以及计划体制的影响,政府仍旧习惯于把一切权利集中并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认为非如此不能彰显权威和尊崇。从政治学的视角而言,政府会考虑让社会精英型人才成为管理国家的中坚力量和执政基础;从心理习惯的视角考虑,人们总是乐意跟从那些拔擢过自己的人。故此,政府也就很有必要把人才的选拔权力控制在自身手里。基于这二者的考量,政府会利用自身掌握的优势资源,塑造其偏好,让民众相信并认可只有招生的权利掌握在官方手里,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才能够真正建成。但是从学术的视角考虑认为招生的主导权应该归宿于自身甚至是导师的手里,因为只有导师才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够继承自家衣钵并加以发扬开拓。

那些过于庞大的组织机构,权力的过分集中反而不利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外部作业效率的提高。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依据,并非一切权利都应该或必要集中起来。所谓术业有专攻,相对于细化的招生工作,政府部门更应该作宏观上的规划和引导,而不必亲力亲为。显然,政府放权是关键。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是差距很大的,政治家的政治(权力)结构构想,并不一定会得到政治实践家们的认可。因为有人的因素,很多事物发展的轨迹便有了更多的不确定因子。从较为长远的政治发展历程来看,权力均衡、还权于民并非假说,但这仍旧得需要时间和众多具备平等自由之思想和真正为着人类进步的精英们的努力。就现实的情况来说,可以采取这样的应对之策:各学术领域把本领域所欠缺的人才类型和大致的数量加以统计,汇总之后,提交给主管部门,然后政府部门经过讨论,确定出相应的招生计划,然后向全社会所有具备导师资格的教授发包,由这些人自发进行相应的包揽工作;执行之后的情况以学校为单位,回馈给政府主管部门。这样一个循环,既照顾到了是社会的需求,也考虑了政治权威,并且给予了教师相应的招生自主权利,从而使得招生主导权得以合理回归的同时,也使得普适的价值理念得到推及。

第二,招生工作并未建立起卓有成效的效益评估机制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并未建立起卓有成效的效益评估机制。主要弊端有:对考生动机考察不够;制度设计中未考虑选择性问题;统考和复试选拔有效性问题;招生资源配置有效性缺乏评估;招考相关的信息不够公开;学校和导师参与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性不强;公平意识受到应试文化的局限;对创新潜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缺乏有效手段。这一方面源于上文所陈述的公权力的非理性干预,致使许多有利于这一工作开展的人性化制度不能建立或是健全;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招生工作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也成为重要阻滞因子。但归根结底,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观念的落后。革新之难多数情况下并非是提出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方案的艰难,而是有过多的因素阻碍此种变迁。

具体对策:第一步,实行上文所提出的招生工作机制,还权于高校和教授;第二步,把招生计划的解读版向全社会公布,然后努力践行,并建立跟踪机制,同时允许社会各界参与到监督工作当中;第三步,建立社会学专业研究生人才终身事迹档案资料数据库,然后构建一个长期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工作评价体系。

第三,招生名额深受各种限制的制约

据悉,2003年我国硕士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6万余人,10年间招生人数持续增加,数量已翻倍。而教育部在通知中指出,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招生单位录取的博士生、硕士生人数不得超过国家下达给本单位的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规模数。根据文献资料以及现状分析,得出一个较为接近当前我国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的结论:首先,有名额限制;再次,有区域限制;最后,有层次限制。限制名额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教育资源稀缺;二是杜绝贪腐等学术腐败问题的出现;区域限制,则是出于执政根基稳固的考虑,根子是政治权利区域性不均衡分布,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是主要的障碍性的因子;层次限制则是对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报考资格有所规制,但是很显然这些限制都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可以考虑按照以下思路进行革新:不限名额,只需要规定准入标准,即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进一步升学深造,而一旦达到相应的要求,则绝不拒绝;破除层级差别,打破区域限制,“985”高校先拟定一个准入标准,其他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考生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其标准,它就应该欢迎,而不是冷漠拒绝。应改革落后的招生观念,让那些具备向更高层次跃进的人才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总而言之,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的主导权应该向高校教授合理回归;同时要在现有评估机制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建构起卓有成效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工作效益评估机制;应该有条件地打破社会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促进教育公平,发掘和培育更多的人才,为促进社会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