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介绍

2013-07-04 11:33:12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专业概况: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是一级学科,包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等二级学科。1981年获化学工程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化学工程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在2003年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本一级学科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中排名全国第六。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流体力学与传热、化工系统工程、工业催化、节能技术与资源综合利用、化工工艺分析与设计等。研究工作强调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

研究方向:

1、现代传质理论与新型分离技术
主要从事化工、石化、轻工、制药、生物、食品、环境工程等生产中传质过程与分离过程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高效导向筛板技术、膜分离技术等新型分离技术的基础、应用基础及工业开发应用研究,塔设备的开
发以及以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具体包括传质理论和传质机理研究,传质分离过程的强化,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的研发等。

2、流体混合与反应器工程
单相及多相搅拌槽/反应器内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的研究及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搅拌槽/反应器的模型化、优化及放大,流(体)-固(体)偶合,新型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

3、计算化学与材料分子设计
以统计力学与量子化学的理论与计算方法为主,结合实验研究,对先进多孔材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药物控释等领域中与化工相关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在纳米尺寸上进行计算与模拟研究,揭示相关问题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间关系的规律,并进行新现象的探索,为相关技术开发提供参考与依据。

4、化工中的复杂体系与材料
采用实验表征,模拟计算及理论方法对化工中的复杂体系(界面,表面活性剂,溶剂,胶体,蛋白质等)及复杂材料(吸附材料,催化材料,膜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在微观、介观及宏观尺度进行研究,阐明其结构—性能关系,为改进及强化化工过程提供建议及依据。

5、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工艺
本方向主要内容包括:(1)化学品的绿色化,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2)生产工艺的绿色化,实现零排放、原子经济反应等。

6、煤炭资源的化学转化与污染控制
主要包括煤炭转化的化学基础,煤液化过程中传递与催化行为及相关技术,煤基化学品的制备,煤中污染物及CO2的排放控制原理与技术等。

7、石油化工技术与工艺。
以催化裂化、异构化为基础,为生产高品质油品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8、天然气催化转化技术与工艺
通过天然气的直接转化和间接转化,实现天然气的高附加值利用,并且通过基础研究,全面、深刻地认识甲烷C-H键活化的微观本质,为天然气高效转化工艺过程提供科学基础。

9、可再生资源利用的化学工程
以化学工程的理论为基础,对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开发新资源和新能源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持。

10、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
研究催化新材料的制备和催化新技术在化学过程中的应用。以催化化学的科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以纳米催化为核心,借助多尺度理论的思想,建立涉及催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不同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材料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提出催化剂制备的新方法、新路线,开发新型催化材料。

11、催化作用原理与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反应机理,对催化反应中间体、过渡态、反应途径进行理论计算,为新催化剂的设计、反应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2、超重力技术及应用
超重力技术指利用比地球重力加速度大得多的环境下进行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新技术。利用超重力环境可高度强化气-液、液-液等多相传递和微观混合过程。本方向重点研究超重力反应与分离过程强化新技术和新原理,研究工程化放大方法,并结合化工、环境、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需求实现产业化应用。

13、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及应用科学
纳米材料技术是21世纪国际三大高新技术之一,为国际学科前沿。本方向围绕生物及农用纳米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纳米药物、纳米电子材料、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纳米材料方面,利用化学工程原理,探索和研究纳米材料的先进制备方法和新技术,如超重力法可控结晶技术。重点研究纳米材料制备工程学和纳米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以及实用化应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动纳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课程设置:

课程

性质

课程

属性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备注

(≥

18

分)

HSS501

自然辩证法

54

2.0

必修

HSS5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1.0

Eng505

硕士生英语(一外)

72

2.0

Jap505

硕士生日语(一外)

72

2.0

Rus505

硕士生俄语(一外)

72

2.0

Eng551

专业英语

40

1.0

 

Math501

应用数理统计

40

2.0

 

至少

选4学分

Math502

矩阵理论及其应用

40

2.0

 

Math503

数学物理方程

50

2.5

 

Math504

数值分析

50

2.5

 

ChE501

高等化工热力学

48

3.0

 

至少

选6学分

ChE510

传递过程原理(II)

48

3.0

 

ChE540

化学反应器理论

48

3.0

 

ChE563

煤炭转化的化学基础

32

2.0

 

至少

选2学分

ChE515

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

40

2.5

 

ChE525

化工分离工程选论

48

3.0

 

ChE550

化工系统工程(II)

40

2.5

 

ChE530

多相催化反应动力学理论与实践

40

2.5

 

ChE531

工业催化原理

40

2.5

 

Cat521

催化材料与工业催化剂设计

32

2.0

 

 

 

 

 

 

 

 

 

 

 

 

 

 

 

ChE505

应用统计力学

40

2.5

 

可在本表中选择,亦可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任选,鼓励跨学科选课

ChE512

非牛顿流体的传递过程特性

40

2.5

 

ChE522

混合原理及设备

32

2.0

 

ChE523

现代传质理论与塔器技术

32

2.0

 

ChE524

特殊蒸馏与液液萃取

32

2.0

 

ChE532

沸石与沸石催化基础

24

1.5

 

ChE541

超重力技术及应用

24

1.5

 

ChE560

化工过程中的数学方法

40

2.5

 

ChE561

化工过程模型方法及原理

24

1.5

 

ChE562

分子模拟方法

40

2.5

 

ChE570

化工能源学导论

32

2.0

 

ChE581

现代化工进展

40

2.5

 

ChE583

超细粉体制备

40

2.5

 

Env514

绿色化学导论

32

2.0

 

Env561

大型应用软件简介

40

2.5

 

ChE564

现代分子理论与计算化学导论

32

2.0

 

ChE565

纳米微粒及化工医药应用技术

32

2.0

 

ChE566

化工热力学模型算法实践

32

2.0

 

优势和排名: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在2003年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本一级学科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中排名全国第六。2005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流动站。专业在国内排名一般是前三名。

师资力量: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士生导师26人,教授32人,副教授36人。本学科设有化学工程研究所、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名师介绍:

袁权,中科院院士、化学工程学家
1934年11月2日生,化学工程学家,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大连市科协主席。
浙江德清人。195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1960年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
60年代从事精密分馏和重水分离研究,实现了由液氨生产重水和水蒸馏重水提浓的先进工艺。
70年代中,完成了航天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制,对相应的电化学工程理论有所发展。70年代后致力于化学反应工程学研究:发展了活性非均匀分布催化剂的理论,开发了城市煤气工业生产的新技术;率先在国内研究膜反应和膜反应器理论,探讨了膜性能与复杂反应选择性的关系以及无机膜反应器中乙苯脱氢的过程;实现了以膜固载细胞水解青霉素生产6-氨基青霉烷酸的中试技术;试验成功在中空纤维膜反应器中杂交瘤细胞的大量繁殖。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2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3年6月当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第三十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是中共十四大代表。有科研管理经验,近年来作为国务院学位职称评审委员会专家、各学术团体的编委、理事、各种评委,做了大量的科学组织和普及方面的社会工作,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术交流: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国际合作及国际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多次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有多名国际著名学者担任本专业的名誉及兼职教授。每年选派同学赴国外进行合作培养或合作研究。

就业方向:

北京化工大学在职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身心健康。

科研成果: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973子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重大科研项目150余项,科研到款1.5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及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奖励20余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