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是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调节机制的根本分析

2015-07-15 16:13:4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市场来检验,因此,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竞争在促进提高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要强化学校的竞争意识,扩大学位授予单位的办学自主权。要通过市场竞争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质量。”市场的规则是竞争,竞争的关键是质量,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也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提高。只有引人竞争机制,各培养单位才会注重声誉,才能创出工程硕士的品牌,从而形成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工程硕士教育体系。

竞争导致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倾向性。市场不仅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市场是最为紧俏的资源。在未来的几年,工程硕士教育市场的成长还会加快,生源与资金市场也会有一定的发展,但它毕竟还是个有限量,在这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一所院校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就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教育质量。随着工程硕士招生单位的不断扩充与招生规模的逐步放开和管理自主权的下放,必然会产生对生源数量和质量的激烈竞争,迫使高校居安思危,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竞争会导致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倾向性,将使有限的生源市场和人才市场的份额在各高校间进行重新分配,有可能会使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单位面临无人可教的尴尬与无奈,使一些高质量的培养单位拥有了市场和效益。

竞争导致各培养单位的工程硕士学位事实上的不等值和高等学校价值的多元化。美国高等学校所提供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正如阿什比所评价的那样:“初看起来,这似乎是体制上的弱点,但从长远来看,这恰恰表明它对美国的环境具有很有价值的适应力。社会上所要求的合格标准,并不都是学术上所力求达到的合格标准;学校所发放的廉价证书,正像市场出售的廉价汽车一样,是具有它合法市场的。这种市场在任何方面都未尝损伤优秀院校的质量。相反,胸无大志的学生被那些标准较低的大学吸收去了,正好可以保证那些享有国际声誉的学府的高标准。”实际上,目前我国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价值已有很大的差别,企业对高校的选择越来越重视,这对生源市场有极大的反馈作用。对于工程硕士教育而言,在国家统一颁发文凭的前提下,已经造成文凭事实上的不等价,这使培养单位对自己的文凭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和危机意识。不同高校的工程硕士学位,就像企业商品的商标一样,接受市场的检验,检验的信息又很快地反馈到潜在的工程硕士教育的投资和消费者那里,左右着他们对培养单位的选择。毫无疑问,那些不被社会和市场认可的高校很难再吸引到理想的生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

竞争强化了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质量意识,重视提高工程硕士的适应性和培养质量,促使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学位论文等具体环节上持续地改进。在不同工程领域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对不同企业和个人设置合理的课程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关注,跟上市场的变化。由于技术的迅速进步和企业高层次人才职责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中几乎所有的技术、市场、工艺都凝聚了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所以,高等学校以学科专业为主线组织教学的方式要发生根本变化。在课程体系上,应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在任课教师和论文指导教师的安排上需要多学科、甚至需要几个学校或企业的教师的多方面协作;在课程的讲述上,应侧重讲事实,主要使工程硕士生弄清是什么、有什么用,强调实用性、综合性,目的是使他们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使知识有用;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中,要特别强调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解决由企业提出的实际问题,这就意味着工程硕士生必须认识企业,明确企业的技术需求,把企业的效益与发展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本人与培养单位的根本目标;在学位论文的工作中,还应研究市场和环境的影响,进行经济、财政方面的考虑,设计应达到的生产率,因为这些因素影响着技术的决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硕士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应当是通过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在高校之间优化配置,将高校办学置于一定的风险地位,强化办学主体的市场竞争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和保证工程硕十教育质量的目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