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招生模式下调剂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4-10-16 13:45:57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为更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职研究生选拔质量,“十一五”期间,国家在总结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硕士研究生初试和复试改革。2007年,国家改革调整了部分学科门类初试科目,将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的初试科目4改3,3个单元的初试科目全部由全国统一命题。由于所有科目均实行全国命题,取消了招生单位自命题,名校效应凸显,实力较好的考生更多把目光瞄向了这些学校,更多优秀考生倾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应用专业。普通院校由于地域不占优势,招生规模小,获得的外部资源较少,和综合性大学相比自身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条件、师资力量较为逊色,加之自身办学特色不突出,一些基础学科由于就业面窄等原因造成在在职研究生招生时存在着学科间上线人数不均衡、优秀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高、需调剂任务量大等诸多问题。调剂录取在职研究生已成为在职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冷门、基础专业,调剂录取在职研究生已成为主要生源,其比例已达专业招生计划的30--50%甚至更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职研究生调剂招生过程中常常出现许多优秀考生落榜、导师不能招到满意的学生,甚至出现招生名额空缺的情况。因此,在在职研究生招生中,如何使调剂录取在职研究生达到有序化、科学化,这无论对招生单位还是调剂考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现有专业硕士在职研究生招生模式下调剂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相同学科门类内冷热门专业统一划线导致上线人数不均衡。

目前教育部的硕士在职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是考虑到我国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把全国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区,按照不同学科门类确定的。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热门学科门类复试分数线较高,这可以保证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门类上线人数基本相当。

但相同学科门类内冷热门专业统一划线,因热门和冷门专业的生源相差很大,造成冷热门专业的复试上线人数相差悬殊。比如医学门类中,临床专业的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等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很充裕,有大量的复试上线生源,而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等基础专业报考人数很少,上线人数严重不足,有的专业甚至出现零上线现象,而且调剂考生也非常困难。造成这种现象的一方面原因是各医学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应届本科生比其他小学科毕业的应届本科生要多很多,临床专业毕业后就业面广,经济收人相对较高等造成了报考人数的不均衡;另一方面原因是考研不同于高考,生源中有大量的在职考生,这些考生都在临床一线工作了多年,有很多已成为临床一线的业务骨干,让其放弃自己多年的业务专长去从事别的领域几乎是不可接受的。而这些在职考生又恰恰是调剂生源的主力军,因为其“在职”而离校多年,其初试成绩总体上(特别是外语成绩)明显低于应届本科生,在上线考生中处于劣势。

(二)网上调剂使“一稿多投”现象愈发严重,调剂生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无序流动。

2007年初试科目改革后,国家同时改革了调剂模式,调剂考生不再要求提供调剂表,考生必须登录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填报调剂信息。这样改革的有利因素是招生单位可不再录人调剂信息,保证了考试成绩等信息的真实性,减少了录人误差,也减轻了招生单位大量录人信息的工作量。不利因素是招生单位调剂考生处于非常被动和无奈的局面,因为调剂生可任意次登录中国研招网填报任意个接收单位,结果是多个研究生招生单位给同一个调剂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同一个调剂考生为了调剂到一个自己更心仪的学校,利用各招生单位具体的复试时间不同,天南地北的参加各招生单位的若干次复试,而复试结果不会同时出来,所以招生单位联系复试后的调剂生很困难,要打很多次电话才能联系到调剂生,而这时调剂生在等所参加的所有复试结果,一般不会告知实情,而是在拖延、敷衍招生单位。此时招生单位掌握不到准确信息,工作非常被动。因为若调剂别的考生,那些参加过复试的考生不一定不来,调剂多了没那么多的招生计划,会造成考生维权,干等又可能完不成招生任务。

(三)调剂生的试卷不能按时调阅导致复试走过场。

根据教育部要求,调剂生的初试试卷需寄到调剂单位,试卷未到,不能复试,不能录取。有同行认为无此必要,但笔者认为索取试卷非常重要。因为改为网上调剂后,不再要求提供调剂表,招生单位只有拿到试卷,才算真正调剂到了考生,而且试卷可以核查考生笔迹,剔除违规考生,保证考试公平,所以应该索取试卷。现实问题是,实际操作中该项工作难度太大。如前所述,由于就业期望值等多方原因,生源在学校、专业间分布极不均衡,上线生源一般集中在名校和应用专业,而这些大的招生单位和热门专业研究生招生任务繁重,本校就要招收上千人或数千人,在复试阶段有限的时间里(从每年4月初国家复试分数线下达至4月底),要求其将调剂生的试卷(3-4门科目)如期寄到调剂单位,更增加了其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因为要在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试卷中去找出某考生的试卷,其难度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调剂单位的调档函是零星发出的,为此,这些招生任务繁重的单位,只有集中在一个时间里统一外寄调剂生的初试试卷,这样时间拖得很晚,缺额单位若等接收到所有调剂生的试卷再复试时间已经很晚,若复试后有的考生不来再组织二次复试已经十分困难。因而,缺额招生单位只有采取多次复试,第一次复试质量一般能够保证,但其后的多次复试可就基本走过场了,因为时间上根本来不及。而有的调剂生即使复试通过、试卷到位仍表示放弃,这时想再调剂考生组织复试已不可能。

(四)缺额招生单位被动地承担繁重的调剂工作量但大多在做无用功,造成人力资源和管理工作的极大浪费。

过去几年,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幅度扩大,虽然近两年国家放慢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幅,但确定复试上线人数的比例却从1;2一1;3增至1;2一1;5,按2007年招生规模42.4万人来计算,需调剂的人数大约为20万人。2007年国家为了规范调剂工作,启用了网上调剂系统,网上调剂系统确实节省了招生单位往年的大量处理纸质的调剂信、调剂函等工作量,但各招生单位的电话线路堵塞、电子信箱爆满现象并未得到缓解,而网上调剂系统并没有针对调剂生网上登录次数的约束功能,调剂生的网上“一稿多投”现象造成了招生工作的被动和无奈,造成人力资源和管理工作的极大浪费。而生源缺额单位一般为普通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相对较少,有限的几个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连轴转,超负荷的工作量带来的并不是高效率。

(五)不同层次的招生单位统一时间报录取库出现一些优秀考生落榜而调剂生源质量不高的现象。

每年4月初教育部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后,各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复试时间组织复试,统一规定5月上旬上报省级招办录取库,省级招办组织全省录取检查后参加全国大区检查。由于一些生源充足的招生单位出于种种考虑,如本身不发愁生源或各学科、专业上线生源不均衡,需要进行校内外调整等等,往往安排复试时间很靠后,或迟迟不公布复试结果。等复试结果出来时,一些成绩较高的考生由于差额复试而落榜后已失去了调剂机会,因为其他院校的复试工作已经按期完成,录取名单已经确定并上报,无法再接受其他考生。即使招生单位还有招生名额,很想接收这些考生,但再调阅初试试卷、组织复试在时间上已来不及,造成这些本来很优秀的考生当年没有机会上学。而上报录取库前的组织复试的时间有限,为了完成招生计划,生源缺额单位不会干等生源充足单位复试差额下来优秀考生再调剂,而是组织先行联系调剂的考生进行复试,而这些考生一般是成绩刚够或稍高于国家复试分数线但未达到第一志愿招生单位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或虽然达到第一志愿招生单位的复试分数线,但认为自己录取把握不大的考生,因而调剂生源质量往往不高。有的招生单位因为缺额数量很大,往往是“不拘一格”,先完成招生计划再说,凡达到国家复试分数线的考生都“照单全收”,已经顾不及专业间的均衡与否,结果是冷门专业或基础专业只招到区区一个或几个考生,有的甚至是零录取,造成学校间、学科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局面,非常不利于学校和学科的发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