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国际化之和而不同

2015-09-22 09:18:1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1、“和”的内涵

我国先秦时代,“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而在当前,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层而的“和”包括两层内涵。第一层是指高校内的“和”,即团结、和谐、和气、和睦、友爱。“和”是学校发展的活力和源泉,在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过程中,需要用“和”的思想来营造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第一层是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制之间的“和”,即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目标、学科建设、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基础建设、管理制度等方而.汲取其成熟教育体制的优点和长处.融合在自身的体内,通过包容性发展,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

2、强调“不同”,注重特色发展和自主创新

我国近代的教育体制一向注重学习并借鉴西方成熟的先进经验,同时强调融入我国自身的民族、历史、社会等多元文化元素,绝对不是简单地复制他国的体制。这是因为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制度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但是简单复制其教育体系是不现实的,也不利于我国建立具备自身特色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系。在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国际化浪潮的背后,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民族化也在日益凸显。鉴于我国的政策环境、运行机制、社会服务、经费与培养条件等都与国外不尽相同,我们必须尽早建立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系,在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格外强调树立自身特色,否则我国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就会湮没于繁杂的世界教育系统而毫无特色了。所谓的“民族化”不是为了与“国际化”对立,而是为了实现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和谐共生,由国际化的统一性和民族化的多样性构成不断往复的协调前进过程[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具有明显的被动性和模仿性特征,当时建立的国际交流项目多是单向的,即从国外向国内的单向流动。而今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国际化应该摆脱被动和模仿的状态,从单纯的学习借鉴向真正的探索创新、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木土特征的教育制度过渡。坚持国际合作与借鉴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所决定的,但同时我们一定要防止可能由此而产生的依附现象。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学位与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征求意见稿)》认为,“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科学总结学位与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正确把握21世纪教育、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脉搏,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认真研究和制定我国学位与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这对我国树立正确的国际化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和而不同”的发展观,找到国际化和木土化的平衡点,处理好国际与民族、一般与特色、现代与传统的辩证关系是我们在完善中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木原则。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系,自主发展是基础,参与国际竞争、坚持国际合作交流与借鉴学习是方向和重点。

3、多样化的理念和内涵

“和而不同”是处理不同学术思想派别、不同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途径和基木规律。多年来,我们对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尝试借鉴和学习西方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经验,可以说我国现有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制是国外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体制与具有中国传统教育特色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体制结合的产物。

当前,信息、知识的全球一体化平台给我国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重大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的国际化内涵是至关重要的。2009年6月14日,16位大学校长在“2009中国一西班牙大学校长论坛”就大学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明确提出,中国大学应当从中国社会的特定需求出发,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博采众长,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形成不同的办学特色和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系统自身的多样化走向国际化,从而形成一种中国儒家先贤所说的“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n}

可见,“和而不同”的内涵是多样化,其关键则是“博采众家之长,树立个性风格”。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一方而是要体现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相互融合,相互贯通;另一方而,就是要在世界教育体系中,树立我国各大著名院校的教育特色,建设若干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显著影响的名校,这才是在职研究生双证教育国际化的成功之处。

在这样的文化教育体系中,“和”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开放的胸襟。“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会使事物衰竭。“不同”就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避免趋同发展,必须形成各自的特色,这样才能铸就自身持续发展的力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