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职博士学术动力源的分析

2014-10-22 11:30:3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又是不可分的,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的统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动力也分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属于主观意识范畴,是以自我主动性为主导的动力,可称为主观动力;外部动力是以客观因素影响为主导的动力,可称为客观动力。两个方面的动力都能够有效推动博士生开展学术研究,但对博士生学术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却有不同的影响。
关于在职博士学术动力源的分析
 
1.主观动力
 
主观动力是对人的发展具有的内在驱动力。人的发展需要内在的、自觉的驱动,主观动力能充分满足自我对动力内在化、主体化的需要,形成从内部推动主体前进、促进个人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个人一旦形成了内在动力,就会不断增强自身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推动人的行为不断向前发展。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主观动力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成才动力。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每一位博士研究生的愿望,往小了说,成才目标就是要不断的学习,追求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学得一身好本领,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头羊”和“有说服力人士”服效家庭和父母;往大了说,成才目标是在当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塑造自我,传承优良的道德和科学精神,担负起繁荣国家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真正成为一名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效国家和社会。二是责任动力。博士研究生是我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大力支持培养的高层次人才,经过多年的教育引导,深刻的理解只有国家的支持,才能正常的开展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活动,自然而产生一种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意识,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责任就是动力,有动力才能主动的追求新知、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2.客观动力
 
客观动力是对人的发展具有的外在的、客观因素的驱动力。具有约束性、被迫性、目的性的特点,其作用的力度与持久性多变,难以激发积极强烈的前进和发展力量。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客观动力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动力。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有明确的要求,取得博士学位要完成相应的学术研究论文和研究课题,这就督促着博士生在求学期间必须接受学校制度性的安排,被动的开展学术研究,以确保顺利完成学业。二是物质动力。这是最基础的动力,我国又礴士研究生的教育高度重视,设置了各类博士生奖助学金,同时,设置了必要的获奖条件和要求,以此刺激着博士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三是发展动力。我国目前教育发展水平的限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博士生教育的机会,能实现攻读博士生愿望的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将是少数,也深刻的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取得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促进毕业就业,还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赢得更广阔的平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