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就业难供需矛盾是主要原因

2015-10-17 10:41:2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对在职硕士就业困境的原因,有关学者和高校管理工作者已有深入探讨,提出诸多见解,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老师分析如下。

1、供需数量失衡形成的就业问题。据统计,1980年至1998年,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增长了2倍,而在职硕士人数则增长了8倍;从1999年开始在职硕士招生规模进入了跨越式扩张阶段,年平均递增速度为26. 9%。1999-2005年的6年里招生规模增长了3倍。截至2007年,全国录取在职硕士达到41. 8万人,在校在职硕士人数达110万人,是1997年的八倍,接近美国的年招生规模,可以说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在职硕士教育“数量大国”。

大学生扩招是教育产业化政策直接体现,其直接后果就是让就业形势变得严峻。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大学生普遍报考了在职硕士,让就业高峰的出现延迟了三年,专家称之为就业“缓期执行”,但事实情况却是,在职硕士的就业之路也同样亮起了红灯,高学历不见得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即使找到了工作,在职硕士毕业后的薪资水平和本科生也不能拉开差距,儿年前社会上流传的“硕士八千,博士一万”的薪水期望值已经遥不可及,严峻的就业形势让许多在职硕士陷入了尴尬。尤其近年来随着两年制在职硕士的陆续毕业,“大硕”(三年制)、“小硕”(两年制)同时拥入就业市场,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体大致不变的前提下,毕业在职硕士的大幅增加使供需数量失衡,形成严峻的就业问题。

2、供需结构性矛盾造成的就业问题。白从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全日制统考在职硕士的培养目标就定位在“研究型”上,在职硕士的就业走向主要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随着毕业在职硕士数量的急剧膨胀及人才市场化,以往的在职硕士培养目标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对在职硕士的需求;高校在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造成在职硕士培养与需求不符;很多大学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言目建立硕士点、博士点,在职硕士的培养方式重结果忽视过程,硕士生的培养方式与本科生大同小异,很多学生都在重复听白己本科时已了解的知识,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强,培养出来的在职硕士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制度具有很强的市场导向性,十分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国则过分注重于高层次理论型人才的培养,长期沿袭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来应对社会变化多样的人才需求。美国支撑其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普及化的重要力量是社区学院,这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显著地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学制短,学习内容侧重于职业应用,其毕业生也主要进入生产一线或者基层岗位。但在我国目前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人才培养中,一方面是因为近十余年以来高校热衷于“上规模”、“上层次”,为了更高的行政级别而过度追求获得学习经历文凭的教育的“符号效应”,即对学历的要求高于对能力的要求,出现了在职硕士教育目标与实际需求的错位。另一方面,是在职硕士培养条件与扩招后的学生规模不相适应,造成培养质量滑坡。在职硕士教育师资欠缺和经费不足是当前制约在职硕士培养质量的瓶颈。据统计,1999年,我国高校的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总额按照汇率折算仅为12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8. 3,日本的1/14.2,德国的1/7. 2;到2005年,高校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不足3万元人民币,大约只够指导一名在职硕士。资料显示,1999 ~ 2005年期问,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收入尽管有较快增长,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但其同期增长率均低于同年度在校在职硕士规模的增长速度,在职硕士人均培养经费呈现负增长趋势。在师资方面,则表现为高素质在职硕士导师队伍规模与在校在职硕士规模不相适应。高校教师总体数量不足,且年轻教师比重过大,学位层次不够高(具有在职硕士学历的不足1/3),对在职硕士前一层次的培养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够胜任在职硕士指导任务并具有科研条件和课题经费的教师队伍更是严重缺乏,不足专职教师总量的1/20,在职硕士规模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的矛盾尤为突出,平均一个导师带七、八个在职硕士,部分热门专业一个导师指导二、三十个在职硕士已不足为奇,致使导师的精力分散,对学生的指导质量下降。与此同时,班级授课、课程学习在在职硕士培养过程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导师与在职硕士的接触交流、导师的个别指导则愈来愈少,在职硕士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在职硕士教育培养方法甚至包括内容中的本科色彩变得浓厚起来。在在职硕士教育规模扩大之后在职硕士的培养方式由精加工式的“手工业型的师徒制”向批量生产式的“大工业型的课程制”转变,导师普遍缺少时问和精力顾及每个在职硕士的基础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而过分偏重发表论文的数量。据2006年8月北京大学某课题组在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0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作问卷调查的结论,有56. 9%的硕士生导师和47. 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在职硕士质量在下降。

上世纪末以来,为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路线逐渐从学习模仿向白主创新的转变企业需要的主要是应用型科研人才。随着社会择才由“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用人单位逐渐回归理性,不再言目地追求人才“高消费”来装点门面,能用高职生的就不用本科生,能用本科生的就不用硕士生。然而高校对在职硕士教育质量的检查、督促和评比仍沿用学术论文的量化管理模式,多数高校针对在职硕士(特别是博士生)毕业条件中加入发表论文数量等硬性指标等,主要走的是理论型人才的培养道路。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在职硕士高学历、低能力,在择业的过程中,一方面一些学术型人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需求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应用型人才,从而呈现供求双方的结构性矛盾。

3、供需一方选择性错位引发的就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则接受在职硕士教育的机会成本增加造成了在职硕士白身就业选择错位,在职硕士学习期问所放弃的从事其他职业所能够获得的收入预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职硕士毕业后的就业范围,收入高回报的普遍期望造成了行业、岗位选择的错位。如2005年重庆市的调查显示,在在职硕士毕业生的选择中位居第一的是党政机关和科研、高校、医院、新闻等事业单位(共计43%),其次是外资或合资企业(31.4%),愿意选择到私营企业工作的比例只有2.3%。

再则在职硕士择业急功近利的倾向造成人才地域性失衡与错位,一是大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人才过剩,而在人才C乏的中西部和小城市,工作岗位却乏人问津。据上述调查显示,在职硕士中把京、沪、穗、鹏等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作为就业首选地区的比率高达78%,愿意将中、西部大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的比率只有20%。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110万的在职硕士数量并不为多,但由于大多数在职硕士倾向于在人才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市就业,而不愿意去边远地区,这就造成了局部区域范围的人才相对过剩。该调查还显示,一旦求职状况不尽人意,只有26. 5%的学生表现出灵活的态度:降低标准,以求就业。73. 4%的学生不会降低标准,因而不会轻易与用人单位签约,最终导致总体就业率偏低。

综上所述,在职硕士就业困境,既有在职硕士规模和数量的原因,也有质量和结构方面的原因;既有在职硕士培养体制的原因,也有在职硕士白身方面的原因;既有培养环节的原因,也有择业环节的原因。总之在职硕士就业问题是由多重矛盾和问题汇聚而成,而这些矛盾的共同特征都在于未能很好地把握社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从而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当前摆脱在职硕士就业困境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通过加强需求导向来解决在职硕士就业难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