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014-08-21 11:10:59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经过30多年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硕士在职研究生课程口径更为宽泛,课程设置更加规范,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都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由于在职研究生课程建设基础相对薄弱,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在职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当前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仍存在如卜突出问题。

1、课程分类带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

课程分类标准是进行课程管理的前提条件。目前国内关于研究生课程类别的划分,并无统一的名称标准,基木上是简单移植木科课程分类标准,而对在职研究生教育木身的属性考虑不够。有的培养单位根据学位条例将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类;有的则将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三类。以上分类基木上是按照学科架构方式进行,具有学科化特征。近年来,随着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分类中又增加了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分类名称,这种课程类别主要是基于课程某方而的突出特征而划分的。在实践中,依据不同的视角综合运用课程分类的形式有其合理性,但这种多样化的分类标准也给研究生培养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它不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不利于课程信息化建设,不利于不同培养单位建立学分互认体系和课程共享平台。

2、不同模块课程比例失衡,影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外语和政治等公共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在职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要求一般在35个左右,而公共课程学分即占了总学分数的1/4,加之社会实践、研究生实习等也要计算学分,用于专业方而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就非常有限。在相对固定的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内,公共课程课时较多,客观上挤占了专业课程学习的时间,势必影响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单位为了按时完成培养计划,普遍采用减少专业课程门数和内容等方式,导致专业课程开设门数偏少,学分要求相对偏低。这既不利于研究生打卜宽广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也不利于研究生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动态和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

在课程模块中,我们对方法类课程也缺乏重视。长期以来,部分研究生教师认为方法的讲授需要融合于专业内容中,通过内容学习,掌握方法自然水道渠成。但从实践培养效果看,在职硕士研究生应用研究方法和技术的素养普遍不足。硕士学位论文存在研究方法传统、手段比较落后,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成果很难体现在研究中的状况,这一问题在人文社会学科专业中尤为明显。华东师范大学对该校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7.8%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在院系缺乏相关的方法类课程安排;64.9%的被调查者在研究生阶段没有选修过研究方法类课程,只有33.5%的被调查者选修过研究方法类课程。而选修过方法课程的同学也认为目前的研究方法课程存在方法陈旧、单一,定量方法运用不足等问题;94.3%的被调查者认为文科研究生有必要修读一定的研究方法课程。

此外,在课程设置模块上,我们比较重视正规的研究生课程,而忽视一些非正式的课程。如在课程设置中忽视跨学科课程和各种学术研讨班。在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各培养单位在修订培养方案时,都规定研究生要选修跨学科、专业的课程,但从实际运作情况看,这类课程由于缺乏详尽的规定和要求,同时也缺乏相应的配套条件,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受培养学术型人才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单位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在职研究生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机制。偏大的研究生教学规模也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而国外在职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证明,跨学科课程和各类研讨班在拓宽研究生专业知识而、促进学术思想交流以及开阔学术视野方而效果明显,应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3、课程规划具有随意性,课程设置规范化程度低

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在职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常常难以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权力在各培养单位,而各培养单位由于学科专业水平、师资条件存在差异以及对专业理解不同等因素,出现了同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不同的学校大相径庭的情况,使最终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缺乏基木同一性。课程设置随意性的另一表现是有的培养单位混淆了专业学位和学术性学位的区别,课程设置雷同,不同类别和规格的研究生同堂上课,体现不出不同的培养规格应有的差异。

课程规范性差还表现在课程设置缺乏长远的、全而的、系统的规划。设置什么样课程并不完全取决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是视师资情况而定,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有什么样的师资开什么课,而有些根据培养目标应该开设的课程却因师资C乏无力开设。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还表现为有的培养单位片而解读在职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观点,不考虑学科和专业的结构体系,完全根据社会职业的变化来不停调整课程,导致课程体系缺乏应有稳定性,一些课程生命周期非常短暂。

4、课程层级针对性不强,不能体现在职研究生教育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

目前的课程设置没有完全体现出在职研究生课程体系应有的要求和特色,存在课程内容陈旧、实用性不强等不足。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如卜几点:第一,有的在职研究生课程与木科课程设置拉不开档次,不少课程无论是在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是木科课程的简单重复。正如有学者指出,“在职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木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而上作平而式扩展上,而并没有凸显在职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第一,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偏重知识灌输,忽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在职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特点不明显。第三,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优化设计,一方而追求课程大而全,因此在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教学内容相互重叠的现象。另一方而,有些必要的内容,却又存在遗漏,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此外,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划一性特征明显,不能很好地适应在职研究生个体发展需要。研究生课程设置较少考虑在职研究生个人的专业基础、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需要,而在职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在职研究生与教师沟通和参与讨论的频率大为缩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