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
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在线咨询
  • 管理专业
  • 同等学力
  • 在职硕士
  • 在职考研
  • 在职研
    证  书:
  • 结业证
  • 毕业证
  • 学位证
授予学位: 法学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人口学
专业代码:030302
一级学科: 法学类   二级学科: 人口学

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学科国际化的解释分析

2015-01-10 15:08:4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自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终止对中国人口项目资助以后,不论是在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学者的个人层面,还是在人口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整个学科层面,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的国际化程度走的是一段日趋萎缩或减弱的历史过程,即使到了今天,也还是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今后的发展前景也不很明朗。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在众学科当中率先国际化的中国人口科学至今停滞不前,甚至与时一俱退呢?我们先来看看被访学 在调查中给我们提供的解释。

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学科国际化的解释

从国际化的单项指标来看,对于那些从未参与过国际会议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 而言,‘缺乏相关信息”被认为是首要原因,选项比例高达29. 5%;位居第二的原因则是“单位的限制和不鼓励”,以及“资历不够”。这三项多选原因实际上还是体现在对学科国际化的态度上,在信息化时一代的今天,本来不应该出现国际学术信息相对闭塞的这个问题,当我们国际化意识不强时一,即使遇到甚至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送来这样的信息,我们也可能视而不见,更谈不上主动地去传递这些消息或 开通更多的渠道获取更丰富的学术信息。至于“单位的限制和不鼓励”与“资历不够”更反映一个单位主观上的国际化意识之淡薄,以及这种淡薄己经严重地限制了我们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新生力量在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的参与当中去养成更强的国际化观念与能力。

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国际化的整体评价来看,当我们向受访 问及“如果您认为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国际化水平逐年走低的话,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时一,被排在影响最大的前五个选项分别是“缺乏激励和扶持”(42. 1 %) ,“单位不重视不支持”(33.7%) ,‘缺乏国际化经费" (32%) ,“国际化氛围不浓”(28. 4% )以及“国际化意识淡薄" (26.3% )等,其中前面三项可以说是所谓的外部制约,后面两项则是内部障碍。下面让我们展开更为具体的分析:

(1)从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来说,上世纪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在国内需求和国际援助的共同刺激下,大大缩短了其落后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整整30年的差距,并在许多方面跟上了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的步伐,但由于这种繁荣主要来自外力的作用,因而只能是短暂的、甚至有些“泡沫”的成分。实际上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便陆续感受到来自国内、国外发展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双重压力。

从国内环境来看,从1980年中国开始全面推行“一胎化”人口政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一间内,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研究都主要集中在控制人口增长以及为计划生育活动做宣传和指导。国家的重视、政策的需要使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不再成为禁区而逐渐成为一门社会科学的显学。然而,这种“显学”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那就是使得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的大发展从一开始就带着明显的政府庇护和依赖,是个典型的“政策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叶文振等,2009)。当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到运用人口科学及其方法进行市场运营的程度,人口科学的需求 不是公司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这就决定了人口科学的发展条件与空间受到很大限制,经费来源渠道极窄,主要还得依靠政府才能行动。加上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教委和社科院系统原本强有力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发展统筹规划和指挥功能逐渐失灵,研究单位各自为战,有什么搞什么,能搞什么就搞什么,力量分散,难以拧成一股绳,无法联合攻关,中国人口科学的萎缩态势与此不无关系。另外,人口科学的激励机制既单一,力度又小,只每4年一次的评奖活动远远不够,时一间长,奖金少,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张纯}},2001)。尽管在人口规模得到控制以后,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研究热点己逐步向人口素质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问题、生殖健康问题、人口迁移和流动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及人口分析方法和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理论的创新等方面拓展和深化,但是当日益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把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发展进一步推向市场的时一候,人口科学因政策支持逐步弱化而引发的后遗症便尤为突出。

从国际环境来看,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从1980年开始对中国人口研究课题、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给子了长达巧年的全方位资助,一度使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成了中国社会科学当中发展最快、最繁荣、也最具国际化的学科之一(叶文振等,2009)。但是,19%年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宣告停止对华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研和教学的援助,支撑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发展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随后,我们不难发现曾经红红火火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术研讨、频繁的国际交流、迭出的科研成果的一派学术生机都逐步消退了,一些高校和社科院的人口研究所规模明显“萎缩”,或名存实亡或人去楼空甚至个别停办。此外,9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转轨引发了某些价值取向的改变,再加上国内和国外支持经费的减少,人口研究工作对一部分学 而言逐步失去经济意义上的吸引力,学界因“下海’‘跳槽”和“滞留海外不归”等现象流失了大批人才,中国人口研究队伍规模不断缩小、人才结构水平日益下降,愿意和能够出席国际人口科学会议的中国学 也逐渐减少,科研成果和学术活动的质量也成了令人担忧的问题。

如果说1995年以后由于国内环境变化和国际援助停止的双重影响致使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的发展出现一段时一期的“低谷”是在情理之中,那么新世纪的10年己经过去,我们看到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好转,由此我们不能不反思其中的“内因”,根据唯物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发展运动的源泉和动力,这一点在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脱离政策庇护和国际资助而走向市场化的自力更生发展道路后尤为如此,然而原先的政策服务有余而学科自发能力不强、外力扶持有余而学界自我完善不足终究使得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在“断奶”之后仍表现出对政策的过分依赖和期待,且自我成长后劲不足甚至方向迷失的后遗症。

(2)从学科发展的内因来说,凭借上个世纪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曾经的大力资助和支持,再加上中国人口控制所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本应该拥有良好的国际化基础和优势,但是很显然,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样的优质资源和优势来提升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的国际化水平,而中国人口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没能成为人口学在职研究生 们向国际学界展示自己研究实力的领域。

南开大学张再生教授(2002)在研究中具体地揭示了这种弱化的情况,如2002年PAA年会上中国参会学 的人数不及印度的一半;而在2002年IUSSP的会议上,与会代表达838人,其中中国的与会代表仅有10人,不到印度的1 /4 (44人);在参会的95个国家中排在第18位,而印度仅次于巴西140人、美国132人、法国65人,排第4位。学 刘莉(2009)的研究也证实这一现象,她将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学 发表的被SSCI和A&HC收录的9951篇文献按学科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学科分布状态,排在前列的是心理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卫生学、政治学、人类学与考古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而单纯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文献量不是很多,国际学术影响比较微弱。中国人民大学顾宝吕教授在接受此次调查时一告诉我们,‘总的来说,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的国际化最好的是在80年代,90年代后客观上由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中断对中国人口研究经费的支持而出现弱化,但90年代是被动弱化,而到了2000年以后就是主动弱化了。人们对国际交往的积极性和热情越来越淡化,不感兴趣,而且越到上层越严重,比如,去年在新德里召开的第一届亚洲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会的大会,中国的年轻学 积极参会,去了20多人,感到很有收获,但资深学 却参会很少。IUSSP、美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会、亚洲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会、ESCAP等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术组织多次表示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和交流,但都没有获得积极的反响。这是很令人不幸的。”福建师范大学朱宇教授同样认为,在国际人口科学的舞台上难以见到中国学 的身影,这本身与中国人口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在国际人口科学领域,中国学 不仅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精品,而且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人数也很少,主要表现在中国学 在国际人口组织中担任顾问和重要职务的人数寥寥无几,与印度等国家相比,亚洲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会和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会中的中国会员人数也于分稀少。朱宇教授在接受访谈时一还表示“实际上,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的国际化学 原本就不多,但关键问题是这些年新增的数量却非常少,80年代虽然送出去很多的学 ,但现在看来,当初被送出去的这些海归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学者-并没有发挥他们对本工学 与学科国际化的带动和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当前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国际化进程不是加速,而是日渐和缓,国际化水平不是继续走高,而是逐步低落。而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国际化没有继续攀高的根本原因,不能简单归因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停止对我们的人口令项资助,也不是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与组织没有提供参与机会,关键是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 整体的国际化意识和能力都在下降。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和扶持,也缺乏国际化的经费,许多人宁愿把注意力放在有较明显经济效益的应用人口课题调研上,把较多的时一间和精力放在与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相去甚远的其他学科领域的拓展上,正如此次调查结果所显示的,许多人还处于对国际交流不重视不了解也不主动的孤芳自赏中,国际化的意识总体较为淡薄,“走出去”的意愿也不强烈。另一方面,由于把过多的追求放在扩大社会影响、经济收益和提升政治地位上,荒废了学术追求,自然也拿不出有学术分量的成果参与到国际性的交流之中,亦即学术国际化的能力也在下降。或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的国际化发展其实呈现出“内卷化①”的状态,即在经历了“辉煌一时一”的历史阶段之后,当外部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这个学科不是依靠原来建立起来的与国际学界融合的良好基础和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国际化意识与能力来扩大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是继续在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各方面重复着较低国际化水平的学科生态,不论是学 的队伍结构还是其背后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学科机构,都始终无法向更高层次的国际化水平迈进,而陷入停滞不前的纠结状态。

尽管我们己经证实是国际化意识与能力下降造成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的“内卷化”,但还需要究其更加深层的根源,深入探讨是什么原因制约了我们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国际化意识和能力的继续提升?或 说,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其他学科一样,我们都处在整个国家更加开放、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一代背景下,为什么许多学科却后来居上在国际化跑道上超过我们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会计学科的国际化实践(李嘉亮,2012)。近30年来,会计学科经历了一个完全与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相反的变化,它从适应于计划经济时一代以独立的中国国家化为主要特征的一个学科,发展成为适应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以国际趋同为主体特征的会计学科。而这种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会计学科的国际化文化与制度建设。不论是在拥有会计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大、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大学等重点大学,还是在正积极推进会计学科建设的云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少’一西财经学院等地方院校,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非常浓郁的国际化学科文化氛围,发现与之相对应的各种支持学科国际化的制度创新。如提出“将会计学国际化进行到底”口号的厦门大学会计学科带头人之一的陈汉文教授认为,‘会计学是一门国际化的学科,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理念是向国际看齐甚至超越国际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这样一种学科文化理念,加上设立相对应的国际化制度,引领着厦门大学会计系不断取得学科国际化的新突破。从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合作开设ACCA成建制班(国际会计班)到《国际会计研究学刊》首届年会在厦门大学隆重举行,再到后来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体工作组在中国的成立等等。特别是在所举办的会计国际班中,1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继续研究深造,15%左右的学生则选择了出国留学。他们学成归来后,大部分又投入到国际会计班的教学指导中,不仅创造了一套符合会计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令业课程体系,还打造了一支国际化会计令业双语教师团队。

所以,我们还是要从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文化与制度上找原因。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之所以缺乏国际化意识,主要还是没有借助当时一的最好发展时一期,进行学科的国际化文化与相对应的制度建设,并把国际化内化为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界的学科责任与文化自觉,转化为制度性的对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机构国际化作为的激励与推动。有了这种国际化的学科文化与制度,我们中国人口学在职研究生会的年会就可以开成国际化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术会议,我们人口学在职研究生 就会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对国内人口课题的重复制作,而多一些对国际人口学在职研究生术交流与研究合作的积极参与,我们在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国际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口学在职研究生 就会得到更多的学术荣誉与担当更多学科领导责任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国际化文化底蕴与氛围,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制度架构支撑的学科国际化意识和能力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产生内发的国际化发展动力。我们人口学在职研究生科国际化水平也就是这样从过去的高处落入今天的低谷,从过去在社会学科中独领国际化风骚转入而今的国际化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