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MBA 教育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症结

2014-04-02 09:30:0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MBA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和生源的国际化等等。相对于国际著名商学院而言,中国MBA教育国际化程度不足,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面前,缺乏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MBA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导向不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各著名商学院都加强了其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导向。哈佛大学商学院以政府与国际经济学课程为核心的国际经济类课程体系就具有高度的全球化特点;哥伦比亚大学则重视MBA学员对全球竞争环境的动态把握,设置了金融与经济中的全球经济和国际商务等课程;欧洲工商学院开设了国际政策分析和全球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学等课程。

(二)MBA教学方式的国际化程度不足

中国在创办MBA教育之初,就强调要与国际接轨,引入国外先进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总是难以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中国的传统教学中,老师通常处于中心地位,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追随老师的思路,自我发挥的空间极小。我国很多高校在MBA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没有将其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区分开来,过于学术化,没有根据MBA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而设计适合的教学方式,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忽视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MBA生源的国际化程度不足

对商学院而言,要想保持自身活力,就得保持较高的国际化水平,而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无疑有利于增加商学院的国际文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商学院都把学生来源的国际化作为MBA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欧洲一些著名商学院MBA学员中有50%-80%的国际学生。英国伦敦商学院一向以“高度国际化”而著称,其学生来自70多个国家,共有61种不同语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在过去的5年中,国际学生数量不断的增长。中欧、长江、北大、清华每年招收的学员中,国际学生数量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9年清华大学国际MBA学生中,来自欧美留学生的人数首次超过亚洲学员,占一半以上。55名国际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德国、英国、芬兰、瑞典、意大利等16个国家。但这仅限于国内几所著名商学院,就国内大多数商学院而言,MBA国际生的数量明显不足。

(四)MBA管理体制未能实现与国际接轨

MBA是一种职业教育,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它是市场的产物,因而也一定要面向市场。对比国外的商学院MBA教育的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我们在管理体制上的落后,在管理方式上的差距,随处可见。一方面,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办学的规定过多,使得高校缺乏办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高校自身的管理体制也不适应MBA应面向市场这一要求。虽然我国许多高校成立了MBA教育中心,对MBA教育进行专门管理,但其仍然受到高校内部许多管理体制的约束,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因而对市场反应迟缓,不能迅速地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些相应的调整。中国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要求。

面向下一个20年,中国商学院必然要走向世界。随着哈佛等一流商学院进入中国,国内商学院在家门口与国际知名商学院竞争不可避免。在信息时代,MBA面临的是国际竞争,而不是国内竞争。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教学管理体制,那么无异于作茧自缚。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