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模块化对推进地方双证在职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2015-01-14 15:26:2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课程设置对推进双证在职研究生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模块”一词源自英文Module,主要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标准尺寸的建筑部件,家具部件;二是指计算机或计算机程序的模件、组伟“模块化一般指使用模块化的概念对产品或系统进行规化或组织。即主要指将所要设计的最终项目进行功能化分区,每一模块单独进行设计,再将各功能模块组合以实现整体项目功能。实质七‘模块化首先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用来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用模块化思维方法可以使双证在职研究生问题变得思路清析,使问题得以简化、易处“从对模块化概念的由来及发展的回顾和分析来看”,当其“在某一技术领域得到全面应用的时一候,往往会在该领域引起革命性的变革”。

事实上,作为高技术时一代技术开发、设计思维的一种先进方法或理念,它最初出现十以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领域,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采用模块化结构的计算机软件、硬件不仅大大缩短了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灵活地实现多功能需求。此后,模块化理念被少’一泛应用十其他技术领域。如今,模块化被赋子了更丰富的经济学和管理学意义,并不断向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其他研究和应用领域渗透。其中课程模块化在中外职业教育领域己得到重视和应用,这也为地方高校双证在职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借鉴的基础。

所谓课程设置模块化,就是运用系统模块化设计原理,以课程教育和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建立分层级的课程模块管理系统,分别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教学内容,整合成相对完整独立的课程模块,构建各学科课程模块库,由学习主体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按培养计划选择确定课程模块,组合形成个性化课程体系。换言之,即将原来课程内容的交叉型板块结构改变为标准化的模块化结构,使课程整体得到优化,并根据通用课程模块和专用课程模块的结构性要求,将满足学习者一需要的课程内容编制成若干个独立模块。这样,学习者一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基础对教学模块内容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掌握学习进度,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个性化学习,保证每学完一个模块就可以获得相关的知识、能力或技能。从现代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看,学生越来越成为教育的主体。[6]课程模块化思想的运用对促进地方高校双证在职研究生教学改革极具现实意义。其一,契合双证在职研究生课程价值新取向,“学习者一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得到充分体现;其二,可克服地方高校双证在职研究生教学中的不足,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自主权得以充分展现,优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并利用;其三,有利十提高双证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实用性,实现地方高校双证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互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