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型在职硕士培养的意义

2015-07-30 22:02:01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近10多年来,我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进入到快速、跨越式的发展阶段,仅从硕士在职硕士的招生规模看,2001年在职硕士的招生数量只有9.1万人,到2012年已经扩招到51.2万人,截止到2014年,在职硕士的招生规模已经上升到56万人。从教育质量看,并非招生人数的增加就会产生高质量的人才产出,要从人才的培养质量上下功夫。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趋于综合化、整体化和系统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当代科学技术已形成一个日益复杂的大系统。探索适应我国时代发展需要的跨学科、互融型的在职硕士培养模式,培养各类复合型高级人才是在职硕士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叭在职硕士教育的目的是从在职硕士全而发展的含义上使他们在智力、能力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而跨学科培养在职硕士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交流与合作的教育基础,是培养兼容性强、适应当代科学大系统要求的在职硕士的必要条件。因此,探索跨学科在职硕士的培养模式是高层次教育适应科技发展趋势、落实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

目前在职硕士教育的专业培养体制充其量只能要求在职硕士在越来越窄的领域中尽量地具备宽厚的知识而,并未明确提出和实施跨学科的培养计划。纵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不难看出,各学科间不乏有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典型范例,也不乏有综合掌握多个学科知识体系的科学家。例如,英国科学家牛顿(New ton。集物理学家、数学家、大文学家、哲学家于一身;1997年,因提出布莱克一肖莱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 odeD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F.布莱克与M.肖莱斯((F.B lack & M .Scholes}不但是经济学家,同时也是精通数学的数学家;控制论奠基人、美国著名科学家诺伯特·维纳(NobertW eine},本科学数学,进入哈佛大学做了一年的动物学在职硕士,因觉得自己不适合在实验室工作而改修哲学,因其在数理逻辑上的出色研究成果获得博土学位,并在1948年创立了著名的控制论(cybemetics}。

纵观国内外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学者的成长史,不难看出跨学科、互融型的在职硕士培养模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