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模式分析

2014-10-28 10:46:0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2005年,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等9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建立“上海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建立“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在职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促进高校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改革,促进高校深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利用社会资源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环境,提高在职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最终形成高校导师和企业、科研院所等的高级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有序、合理地流动机制。如何更好地共享社会(如企业、科研机构等)优质资源即为这一改革的重要出发点。截至2008年5月,上海共建立“培养基地”11个,“协作单位”25家,与联合培养基地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的高校数达到10所。据初步统计,现批准设立的“培养基地”和“协作单位”正在与高校合作培养的在职研究生总数为480人;“培养基地”和“协作单位”的导师209人,涉及除哲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其他10个学科门类。

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模式分析

经过数年实践,“上海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已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研院所,学校、企业、科研院所三位一体,学校与政府牵手共建科技园区,人文社科在职研究生的“实践助理”等五种比较典型的合作模式。①“交大一宝钢”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典型模式,该模式在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体现出校企“两个培养主体”、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实行“双导师”、政府引导校企互动等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新特点。该模式的运作既促进了宝钢的科技研发,也带动了上海交通大学相关学科的建设,提升了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②人文社科在职研究生的“实践助理”合作模式,以华东政法大学实施的在职研究生“法律助理”项目实践为典型。该校每年选拔近百名在职研究生统一安排在上海各法院实践4个月,每周至少在法院工作3个工作日。截至2008年已开展了三期,共有近300名在职研究生参加这一项目,占同级在职研究生的25% ,覆盖了上海市的21家法院。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在职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③“政产学研金”合作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模式,以张江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与改革实践为典型。张江基地是首批5个“上海在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之一,该基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新模式,目前已形成的模式主要包括:1+1联合培养模式、委托培养模式、联合招生模式、联合设立研究方向模式、联合设立技术攻关联盟匹配招生计划、ICT领域AVS孵化器联合培养模式等。通过合作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改革,改变了传统的学校与企业“点对点”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了多个企业与多所高校“而对而”、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共享校外优质资源,高校在提升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的质量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在职研究生,自1999年以来已毕业149人,这些在职研究生共参与了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88项,联合培养在职研究生参与的研究课题共获得国家三项重大奖或省部级科技奖28项,在职研究生在获奖项目中承担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成为获奖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