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派出国留学规模、经费、资助问题

2014-09-07 11:28:35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1、规模小,不适应当前的需要

自1978年实行公派出国政策以来直到2000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总计61771人,(公布数字为56520人),年平均为2700人,2000年与1980年相比不仅几乎没有增长,而且期间有些年度还有明显减少。邓小平早在1978年就曾对我国的留学工作提出殷切的期望:“我赞成留学生数量增大,要成千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但此后公派留学的规模不仅与这种期望相去甚远,而且也是造成我国目前国际性人才极为紧张的重要原因。

统计数据还显示:20余年来,在每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中,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减少。以我国驻美国使馆纽约管区为例,1981年国家公派(含科学院公派、省市部委公派)留学人员占93。而到了2000年,该管区的在外留学人员中,国家公派的比例已经降到了6.8,即使加上单位公派人员,所占的比例也仅达到21%。

又据对部分在京高校留学工作情况的调查,由于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过小,多数院校只是将其作为本单位留学工作的一种补充。以清华大学为例,该校现有教职人员4000余人,近几年来,每年各类出国人员(含单位公派、校际交流、参加短期国际会议和国家公派留学人员)达到2000人次以上,而其中通过申请国家留学基金派出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仅10人次左右。对于这样一所世界闻名、不乏国内一流乃至世界一流人才的高等学府来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人数显然过少。高校教师通过公派出国留学,可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可以带动校际的交流,对高校的教学科研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现有的资源,提高我国公派出国留学的规模。

那么,如何提高我国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出国留学是一个见效快,且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培养人才的途径,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出国留学,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例如有些院校认为现有的教师的水平已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科研工作,如果把人派出国了,工作没人承担怎么办?甚至逾期不归,岂不“鸡飞蛋打”,与其这样还不如维持现状,在这种思想支配下,造成有些院校对选派、推荐出国人选工作持不积极态度。为了保质保量地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首先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其次,应拓宽我国公派出国留学资助的渠道和方式,我国是人口大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还比较落后,因此,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单位和个人来说,出国留学教育的需求量都会越来越大,所以单靠国家财政来解决留学教育经费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国的公派留学经费,主要是国家公费即“国家公派”,这里面也包括政府间互换奖学金等项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公派出国留学的经费来源、渠道还不够广泛,资助方式也比较单一,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很难满足公派留学需求和促进公派出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国可借鉴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和经验,比如马来西亚政府资助留学人员的方式,不仅有奖学金,而且有贷学金,其来源不仅限于政府,而且是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另外,马来西亚政府还要求有条件的大公司、企业、银行出资支持出国留学,像国家电讯、国家能源、国家石油公司都设有专门机构,向社会提供国内外学习的奖学金、贷学金。我国在拓宽公派出国留学经费渠道上亦可结合我国国情,适当加以借鉴,应该鼓励、提倡国内社会力量,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设立留学教育基金等。近两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了“青年骨干教师出国项目”,首期与“985”院校签约,采取1:1配套方式,资助出国留学人员,扩大了公派出国人员的数量。各院校也可采取出国经费由学校内部配套的方式,及学校和基层各院系经费配套的方式,把优秀且急需培养的人员派出去。但应注意的是如果采取这种形式,在“签约派出”管理上应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与配合,以保证其项目人员按期回国回校,达到预期效果。

2、经费投入增长慢

从1980年到1999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4517.8亿元增加到80422.8亿元,增加17.8倍。从1980年到1988年,国家财政收入从1159.9亿元增加到9876亿元,增加8.5倍;财政支出从1228.3亿上升到10798.2亿,增加8.8倍;国家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投入由28.1亿元增加到294.9亿元,增长10.5倍。而中央政府1980年对公派留学的投入大约为2亿元人民币,到2000年,也仅增加到大约3亿元人民币。20余年间总计投入约为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北京市半条四环路的建设基金。而且如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计算,国家公派留学的实际投入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这与国家的现状和发展是极其不相适应的。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无论是从历史、现实还是从未来的角度来认识,留学教育对于我们国家的发展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意义,对于留学教育的投资是一项战略性的投资,其作用是无法比拟和不可估量的。因此,尽快切实加大对留学教育的财政拨款,提高国家公派留学的经费是很有必要的。

3、生活费资助标准低

在国家教育部国际司、财务司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促进下,近几年相应提高了赴美、加、澳、英等34个国家的国家留学基金资助标准。但由于这些标准的基数太低,尽管提高一些幅度,但与外方提供的奖学金标准相比还是偏低。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显示,如果与留学所在国家当地居民比较,生活在中等水平以下的占75.3,其中处于贫困状态的占32.1。国家公派到法国和英国的留学人员处于贫困线以下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了57.7%和43.8。另据有关人士对国内百所高校留学管理人员的调查,当问及国家公派留学哪些方面急需改进时,有82%的人首选是提高资助水平,其中78%以上的认为应适当提高,14%的人主张应大幅度提高。对我国驻日本和美国8个使领馆和近100位留学人员的调查,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国家公费留学人员的生活费标准,不应低于当地对访问学者最低生活标准的要求。如果国家不能增加派出经费总额,宁可减少派出总量,也应进一步提高公费留学人员、尤其是高访人员的生活费标准。

据有些在外的国家公派学者反映:“出国前是做了吃苦的准备,但没想到会是如此困难。”尤其是普访人员反映更为强烈,认为目前的生活费标准过低,以至严重影响了与外方同事的交流、信息的收集和视野的扩展,降低了进修的效果,“低生活水准不仅给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生活带来困难,还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甚至影响到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待遇低下加之国内生活水平也明显提高,使有些学者认为这样的标准有损于他们的身份,影响中国学者和教授的形象,这也是国家公费留学难以吸引最优秀人才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公派进修人员联系进修单位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对方专业水平是否先进,而是生活费用能否承受,经济导向已使不少国家公费留学人员涌向留学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例如在纽约管区的10个州中,俄亥俄州少有一流大学,但目前该领区的国家公派留学人员中有五分之一却是在俄亥俄州就读,这主要是因为该州地处中西部,生活费用较低。这种现象的存在及扩大将降低国家公派留学的质量,背离国家公派留学的目标。国家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国家公派留学人员的生活费标准,尽量使其优于其它渠道派出人员,增强“国家队队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维护“国家队队员”的形象和国家尊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