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素质教育问题研究(4)

2015-07-30 15:16:09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要开拓在职硕士素质教育的新局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必须对传统的在职硕士教育模式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改革设想,试图探寻在职硕士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一)改革在职硕士招生录取制度,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进一步深造“开绿灯”。在职硕士招生是在职硕士教育、培养的第一道关口,新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在职硕士进校后的培养质量,不言而喻,对在职硕士高素质的形成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在职硕士的人学考试制度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其中必定有着合理性的方面,但以考试分数作为录取主要依据的传统录取方式日益显示出其僵化、教条、落后的特点,不能有效地发现具有良好的素质、具有较大潜力和发展前途的苗子。笔者认为,在职硕士招生录取制度巫需改革,考试分数固然重要,但决不能作为唯一衡量标准,体现考生创造性素质的科研成果、科研发明、特殊才能等应以一定的比例折合进总分中。当然具体的做法应该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以体现对考生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精神。

(二)改革在职硕士教育管理体制。在职硕士教育管理中,“统得过死”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学年制上的三年一贯制就是其典型表现。这种“卡”得过死的学制管理使学分制名存实亡,实行学分制理论上所具有的优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法体现。在职硕士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一套严格、透明、公平的弹性学制,使得学分制这样一个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活”起来,为有效地培养高层次人才服务。学年制的教育管理方式,与我国的毕业分配制度又是紧密相连的,已有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所幸的是国家和各地方的人事管理制度正在大幅度地改革和调整,这为在职硕士的学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提高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地位。纵观在职硕士课程设置,我们不难发现,科研方法论课程的地位普遍不高,通常只是个配角,这是一个鱼需转变的状况。实际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在职硕士掌握“科研方法论”不就是授人以“渔”吗?只可惜这类科研方法论课程为一些并不重要但不得不学的所谓学位课程所挤占。笔者认为,各个学科、各个专业都应将科研方法论作为学位课列人在职硕士的培养计划中,使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四)加强在职硕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在职硕士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的能力。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有关计算机课程列为在职硕士的必修课,但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非常普遍。这主要受制于学校的硬件,如微机数量不足,机房不够等。笔者建议各在职硕士培养单位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方法,投巨资建设在职硕士专用机房(如采取学校和在职硕士共同投资的方式),做到人手一台微机,伴随在职硕士培养的全过程,相信这将有助于在职硕士使用计算机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帮助在职硕士掌握高效获取信息的手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