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学术规范与学术论文的关系

2014-04-24 16:23:35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学术”是一个现代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概念,指专门的、深入的、系统的知识或学问,包括实体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前者为“学”,以知识为目的,后者为“术”,以能力为目的,前者指通过自我学习、积累、师承与感悟所获取的具有历史累积性和传承性的特定的知识系统,后者指为学、治学的基本规定性及共境界,就是为学、治学要具有学理性、独创性与触脱力,亦即“学术”理应具有应对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的机制与能力。因而,学术研究就是发现、探讨、处理并解决各种学术问题的过程及结果,是一种精神产品的创造性生产,具有创新性、专业性、科学性等特点。

学术论文则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记录和表达,是科学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某一学科的问题进行专门系统深入研究之后,展开地表达其独创性见解的文章,具有学术感、创新感的特性。学术论文是每一个学术研究者都应掌握的发表和交流学术观点、见解和成果的基本方式,而学位论文是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训练的初级论文,是学术水平的总结和体现,也是学生取得学位的标志性成果。

关于不术规范的讨论是与学术研究中出现的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现象密切相关的,也是与“学术打假”、学术批评活动的展开紧密联系的。“学术规范”这一概念正是在批判学术研究中不良风气的过程中逐渐确定和明晰的。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及各级各类高校也开始逐渐重视和强化学术规范的作用。学术规范已经成为学术界和社会普遍认同的学术研究活动应当恪守的道德公约和行为准则。

一般而言,学术规范是在长期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学术研究者必须遵守的相对的、多层次的准则和要求,是学术界大致认同的“游戏规则”,是学术共同体的一部“联邦宪法”,也是学术共同体得以确认的基本备查件。学术规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所指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和论文的格式规范,而是包含着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的丰富内涵。应该说,已有的研究已包含了学术规范的基本内容,只是由于表述的角度和需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结合学位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学术规范可以分为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格式规范、评价规范和制度规范五个层面的内容。其中,道德规范指学术研究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具备的科学研究精神和需要遵循的科研伦理准则,是学术研究者应当首先确立的学术伦理意识和观念,是精神层面的规范要求。行为规范指学术研究者从事科研活动所必须遵循的研究规律、行文准则和活动要求等,包括研究规范、行文规范和活动规范三个方面,是行为层面的规范要求,其中研究规范包括学理规范和学科规范两个方面,即研究者应当遵循学术研究的原理和特定学科的专业特点,符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行文规范指研究者在材料的组织、文献的征引、观点的论证和语言的表达等方面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要求;活动规范指研究者参与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要求。格式规范指论文写作的形式标准和要求,是基于文章形式规律和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适应信息管理和交流的需要而制定的研究成果形式层面的规范要求,这是众所熟知的内容,兹不赘述。以上三种规范形态都属于自律层面的规范要求。评价规范指对整个论文写作过程的监督和成果的评判应当遵循的准则,包括学术监督、学术批评、学术评价等活动中应当遵循的准则,是他律层面的规范要求。制度规范实际上是学术规范制度化的产物,是为了保证学术活动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学术性而以制度的形式明文确定下来的上述几个方面的规范要求,具有制约性和可操作性,包括程序规范、管理规范、评审规范和处罚规范等具体内容。现代的科学研究活动应当严格遵循这几个方面的规范性要求,严格接受制度化规范的制约,才能保证写出合乎共通标准、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是最为基础的专业学术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明确学术规范意识,掌握论文写作规律与方法从而避免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抄袭、剽窃、侵占、拼贴甚至于买卖论文等不端行为。“学生作为‘处于实习阶段的学者和研究者’,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最为基本的学术规范教育与学术训练,改将在学术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训练理应成为学位论文写作训练的核心。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