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课程实施过程存在弱学术化倾向较强的问题

2014-11-12 11:07:2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课程实施的“弱学术化”是指在职研究生课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与在职研究生进行高深知识的学习与探究相偏离的一切行为和现象的总称。它主要指运行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学术性的不足或不强。在职研究生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弱学术化”倾向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在学术报告或科研课题中;不仅显性地存在于课程及其实施过程本身,也以一种态度或行为方式的形式隐性地存在于课程实施过程之中。

在职研究生课程实施过程存在弱学术化倾向较强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弱学术化”。“授业解惑”和“学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是知识和学习的范畴,后者则主要体现为研究和创造。目前我国许多在职研究生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授业解惑”色彩较浓,而“学术”气息较弱,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中的前沿性知识较少;部分教师的教学责任意识不强;有说服力定论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部分在职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宣讲自己(赞成)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相对缺乏对不同学术观点的对比,师生学术思想真正碰撞的机会较少。

(2)学术报告的“弱学术化”.学术报告的“弱学术化”已成为当今许多高校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从学术的角度进行考察,它主要体现为一种“学术情理化”倾向。所谓学术情理化,指的是把学术问题日常生活化,不是从学术理论上探究学术问题,而是用日常生活的简单道理来讲述学术问题。②许多高校为在职研究生开设的学术报告,并没有很好地提升其“学理”要求,而只是根据日常情理来讲学术道理,这样的学术报告数量一多,它也便逐渐失去了忠实的听众。在调查中,有教师痛斥高校这一普遍现象,他们在指出“听学术报告”是对在职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提高最起作用的学习方式之一的同时又指出,是听“真正的学术报告,而不是宣传广告”。当前,低劣的学术报告在部分高校泛滥己不只为学生所认识。

(3)科研课题的“弱学术化”。调查显示,部分在职研究生尽管参与了科研课题,但他们同时认为参加课题对于自身科研能力的提高帮助较小,这一现象确证了科研课题“弱学术化”倾向的存在。导致学生产生这一看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科研课题的性质问题。许多在职研究生反映所参与的科研课题基本为应用型横向项目,科成分不多;课题的专业性不强:所从事的工作较为简单,创新或学习新方法的机会较少等。二是导师对在职研究生的认识和对课题的态度问题。不敢让在职研究生承担课题的主要任务;分配课题任务太机械;部分导师秉持“课题更多地是为了经济效益”的观点,将自己定位为“项目总承包商”,未能专心于课题,导致课题做得不深入以及科研成果形式化等。三是在职研究生本人的问题。在职研究生自己对参与课题缺乏正确认识,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科研效果不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