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专业硕士就业研究的再思考

2014-09-11 14:19:41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研究生教育结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要素都必须相互协调与介作才能克服矛后、整体提升。在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应强化“问题意识”,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质量提升”展开。

1、充分发挥科研的重要价值

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我国仍处于发物期,属新生事物,其矛后的缓解与未来的发展pJ}需科学研究的理论引导和实证支持。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就业问题小则影响个入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实现,大则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的强弱,特别是在短期内规模化扩招的背景下其就业问题将被加倍放大,矛后愈发凸显。因此,专家学者需要把握社会热点、人才发展需求,运用经济、政治、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管理等多角度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点分析,探索就业问题表象下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让有关部门及时掌握存在的问题,以便前瞻性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就业质量。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培养模式

全日制专业硕士产生的根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升级与传统重理论轻应用的学术型人才难以满足其升级需求的矛后。因此,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介社会需求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要扭转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应然目标与实然培养错位状况,提升社会认可度,高校就必须创新培养模式、开展教学改革。按照校际、区域或某一学科专业的分类对毕业后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就业现状、分布、特征等进行调研、分析、反馈,使高校掌握就业情况、把握就业趋势、了解用人需求,从而主动调整培养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以紧紧跟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推进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品牌建设,这也是未来实现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一致、化解公众质疑的有效途径。

3、协同创新打入才培养新思路

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纳入协同创新的项目计划之中,推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介作和创新,在进行项目、课题介作的同时为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契机与平台,有利于提高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等多种综介素质。同时,在实践基地、岗位对接和订单式培养形式之外还开辟了新的途径,丰富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针对小同的专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培养方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此外,在就业制度建设中,如何针对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职业性、专业性建设规范的职业资格准入体系仍需这三方组织共同探索、协同应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