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在职研究生在线咨询
  • 管理专业
  • 同等学力
  • 在职硕士
  • 在职考研
  • 在职研
    证  书:
  • 结业证
  • 毕业证
  • 学位证
授予学位: 教育学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代码:040102
一级学科: 教育学类   二级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我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历史的简要回顾

2014-07-25 21:33:09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改革开放之初,很多高校原来被撤并的教育系得以恢复,教学论也成为教育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自1981年1月我国开始实行学位制度后,西北师范大学(1981)、西南大学(原西南师大,1984)两所高校先后获准设立教学论专业博士点,华东师范大学(1981)、北京师范大学(1982)、东北师范大学(1984)等高校获准开设教学论专业硕士点,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招收和培养教学论专业研究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华中师范大学、原杭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也相继设置了教学论专业硕士点。同期,一些高校在教育学原理专业卜也招收和培养教学论、课程论方向的在职研究生。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以前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的起步和稳定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教学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主要特点体现在4个方而。

(一)导师人数少,学术素养高

改革开放之后,教学论学科的恢复和教学论学位点的设立主要依赖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生的一批教学论学者。在硕士点和博士点初创阶段,由于标准严格,当时所遴选的教学论专业导师数量非常少,后来才陆续增多。但在90年代中期以前,全国教学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导师仍然屈指可数,总数不足40人。在这些导师中,老一辈学者主要有张敷荣、李秉德先生。他们都出生于民国之前,留学欧美,“文化大革命”后作为国内教学论与课程论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成为第一批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也有一批年轻的导师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大多在40年代战乱背景卜就读国内大学教育系,建国前后大学毕业,并留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另外,还有一批出生于30年代中后期至40年代初的学者,大多在“文化大革命”以前从国内大学教育系毕业,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也具有较扎实的学术基础。

由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时代环境,这几代学者无法静心从事正常的教育学术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们获得新的学术生命力,富有激情地投入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建设与在职研究生培养中。这些导师治学有方,诲人不倦,淡泊名利,专心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对在职研究生的学术态度、思想品德、为人处世等均严格要求。

(二)招生人数有限,标准严格

在在职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大多数导师都坚持“少而精”的招生原则,每一届研究生招生的数量都比较少,平均1-2个硕士生,有些导师甚至坚持隔年招生或毕业一届再招生,博士生招生更少。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培养的教学论专业在职研究生数量一直没有大的增长。从全国范围来看,1981-1996年间平均每年毕业的教学论专业在职硕士生不超过50人.16年间累计培养教学论专业在职硕士生350余人,总计培养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含教育学原理专业卜教学论方向)30余人。

由于招生指标和数量极为有限,很多导师在选材标准上较为严格,“宁缺毋滥”。据西南大学第一个教学论专业硕士、现四川师范大学吴定初教授回忆,1982年春大张敷荣先生为了慎选弟子,专门找教育系几位教师了解学生的专业志趣和学习情况,又亲自调看各科试卷。此时他仍然不放心,还专门把弟子叫到家中,拿出英文原著,让学生翻译成汉语,考核英语水。如此严格慎选弟子在当时在职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正是由于坚持严格的招生标准,早期招收的在职研究生大多具有较高的学术素养和培养潜质,加上导师精心指导,因而所培养的在职研究生质量总体较高,如今正是这些人支撑着当前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三)强调研讨,发挥导师小组作用

由于在职研究生招生数量有限,培养方式也就相对灵活,针对性比较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指导。在教学中都是个别授课,通常一个导师对几个学生。教学方式更多是导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读书、自学以及集中研讨和交流。1987年西南大学硕士生毕业、现首都师范大学石鸥教授回忆:“当时的教学基木上以我们在职研究生发表读书看法为主,教授只做点评与补充。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我们常常在周末、在晚上紧张地查资料,写心得,准备卜一周上课……这比仅仅带耳朵带笔去记录效果久远得多,印象深刻得多,这样获得的认识基木上就是自己的了。;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先生培养在职研究生时,每两周组织一次小型的学术研讨会(戏称为“学术星期六”),前后共举办了100多次。据瞿葆奎先生回忆,“这项活动取得了很大成效,当年大家在周末的时间,围坐桌旁,‘济济一堂’,享受着比较丰盛的、营养的‘学术餐’,体验着智慧上发生碰撞的乐趣”。总之,在职研究生培养中注重读书、交流和研讨的方法,这使很多学生获益匪浅,受到了严格的学术训练,为他们的学问和人生打卜了坚实基础。

老一代教学论导师还特别注重发挥导师小组的作用。导师小组的优点在于发挥导师群体的力量,打破“一对一”封闭的培养方式,对学生进行最大程度的指导。西南大学张敷荣先生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深得美国在职研究生培养之道,非常重视导师小组的作用。他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招收教学论在职研究生时,就成立了导师小组,由张敷荣、高振业、秦仲实、张增杰、刘兆吉、何志汉、刘克兰等7名教授组成。西北师大教学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小组的组长是李秉德先生,副组长是电化教育专家南国农先生,成员中有吕方、胡德海、李定仁和邢志勤教授。瞿葆奎先生培养教学论博士生和硕士生时,指导小组成员有徐勋、施良方、陈桂生等教授,为在职研究生讲授课程的还有教育系刘佛年、张文郁、沈灌群、孙培青、赵祥麟、金一鸣、张人杰等教授。导师小组在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在职研究生总数比较少,这些教授经常一起约见研究生,对他们进行集体指导,或者在职研究生单独去登门求教,每位教授都能给予精心指导和解答,使他们获益良多。

(四)注重跨校交流,支持在职研究生访学

早期培养在职研究生非常重视让在职研究生参与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扩大学术视野。1985年6月,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年会,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每次年会上,很多导师都带着研究生参加,让他们了解学术动态,向同行专家学习和交流。很多有一定影响力的导师也会借助一些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和专题研讨班,将教学论专家和博士、在职硕士研究生组织在一起,共同研讨,通过向这些专家学习,与他们交流,在职研究生能很快了解各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培养自己良好的学术素养。

教学论专业导师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也特别重视跨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他们鼓励在职研究生“走出去”,到外校访学,向知名教育学者“登门问学”。当时,“访学”是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据20世纪90年代初从辽宁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郭华回忆,1989年10月中旬她与两位在职研究生从大连来到北京,遵照导师罗明基教授的嘱咐,专门拜访北京师范大学的黄济教授和工策三教授,两位教授耐心地与他们交流,使他们感受到了学术大家的风范,获得了书木上不能学到的知识。曲电师范大学陈信泰教授1979年开始培养研究生时,也带领学生到全国各地,访问学界名流—成为当时中国教育学界的一道独特风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