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
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在线咨询
  • 管理专业
  • 同等学力
  • 在职硕士
  • 在职考研
  • 在职研
    证  书:
  • 结业证
  • 毕业证
  • 学位证
授予学位: 文学类硕士学位
专业名称:新闻学
专业代码:050301
一级学科: 文学类   二级学科: 新闻学

关于我国大陆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现实问题分析

2014-08-07 11:44:5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1、在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清晰

在2006年召开的中国社会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会议上,提出培养目标不明确是我国在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在职硕士生培养目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⑤国内几所名牌大学的新闻学硕士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都有“能够独立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新闻采编实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而实际情况是,经过在职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能同时达到这两个标准并不容易。相比之下,新闻学博士的培养目标更清晰,就是培养教学与研究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使得新闻学在职硕士毕业生找工作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到新闻媒体从事实务工作,和本科生竞争,难以体现核心优势;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历不够高。

2、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一些高校的新闻学在职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有一定比例的重复,不能起到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的效果。有的老师拿着给本科生的讲义再给研究生讲一遍,教学方式上区别不大,课程名称只是加了“研究”二字,实际上并不能培养在职研究生的思考、批判能力。另外,由于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在新闻教育界一直有争议,两个专业的在职硕士生课程设置也难以科学地区分。

在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程比例比较高,从本科生到在职研究生都存在这一现象,学生很少接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美国新闻教育受到布莱耶的影响,他按现代大学精神所内蕴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求知精神设计了新闻教育,在他眼里,现代报业的未及都表现为专业规范的缺乏和记者的科学理性精神的迷失,并由此导致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危机,新闻教育即是针对这种危机而存在的。回顾布莱耶开创的新闻教育的过程,我们不仅能看到专业理念的建构,而且还能感受到在广博的知识背景上的人文精神的贯通。⑥1960年美国曾提出新闻教育课程的标准:专业学习与通识教育的比例应是25比75,即课程设计中新闻专业课程只占主修课程的25%,剩余的75%应是新闻专业外的通识课程。相比之下,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要求硕士生和博士生修一门跨一级学科课程,显得比较少。

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新闻学专业本科生课程一般都包含了专业主干课,主要有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而新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与本科生课程有所不同,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专长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博士生的专业课程。如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生的专业课程有:社会科学前沿、新闻传播学前沿、媒介经济、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当代新闻传播实务研究、新闻传播学经典选读、世界传播学史。

目前,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还是按照传统的培养目标,培养人才主要流向媒体。实际上,近些年来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流向多元化,名牌大学的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到媒体工作的比例低于50%。高等院校新闻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新闻学在职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考虑社会需求作出相应调整。此外,传媒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带动了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教育应适应媒介融合和新媒体的发展,开设相关研究性的课程。

3、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技能被忽视

进入在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与术的平衡愈加重要。对博士研究生,一般认为博士的培养是属于精英教育,主要是理论研究。目前大部分新闻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也是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应用性的技能要求不多甚至没有。笔者查阅国内有新闻博士点的单位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只有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中有比较明确的专业实习规定:博士生如果本科或硕士期间未参加专业实习的,在读期间必须进行2个月的专业实习。中国传媒大学对新闻学博士生有教学实践的要求。

新闻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实践技能要求不被强调,可能出现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新闻的问题。2005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在给新闻学博士生上《新闻学研究》课时,发现部分博士生没有新闻实践经历,不会写新闻。他表示:“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质疑。”强调新闻学博士生的实践技能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新闻学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很多研究问题从新闻实践中来,如果新闻学博士生离实践太远,便难以发现实践中的真问题,可能出现花大力气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却是空对空的问题。其次,新闻学博士生毕业后,去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占较大比例。对于没有或者很少有实践经验的新闻学博士来说,像新闻采、写、编、评、摄影这些实务课,要想讲得精彩并不容易。

4、新闻学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够精细

在在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闻学在职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长,有些院校有些导师所带在职研究生人数过多,出现“放羊式”指导、甚至出现有的学生和导师一年也见不到一次面的现象。从我国大陆主要新闻学博士点、硕士点的院校招生简章中,笔者发现少数老牌新闻专业的单位招生人数比较少,如2009年中国社科院新闻学博士招生4人、博士生导师4人,新闻学硕士招生6人、硕士生导师6人,且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不重合,即博士生导师不招收硕士生;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招生23人、硕士招生46人。而一般情况是博士招生人数相对少,硕士生招生数量比较多,有的大学硕士招生人数和硕士生导师的比例是5:1,平均每名导师一年指导5名在职硕士研究生,三年下来指导十多名研究生,多者可能达20人。这些导师中还有人带博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招生数量过多无疑将导致研究生质量下降。

此外,提高新闻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质量,重点是提升科研水平。从1999年开展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以来,入选的新闻传播学博士论文仅3篇,相比其他学科还有较大差距。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