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坚持和谐原则

2015-03-13 14:26:27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从矛盾沦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话、我们会发现以下几对矛盾的解决是决定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所以必须认真对待。

第一是进与出的矛盾。考虑到我国最近几年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打招以及在职博士研究生质量下降的对比关系时,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我国严进宽出"零"淘汰率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反思。普遍认为应当学习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宽进严出的政策。有学者建议引人在职博士研究生候选人制度,实现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优胜劣汰。说到底,一个国家在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是采取严进宽出的政策,还是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一定要根据时代条件来选择。对'于我国来说,如果从一开始就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那么肯定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同时,即使我国采取了严进宽出的规模化培养,但培养的在职博士研究生总量也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更别说在职博士研究生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是很不一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在已经逐步具备了采取宽进严出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条件,关键在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宽进严出的目标,

第二是博与专的矛盾。很多学者提到在职博士研究生应该是"博学之士',,但是我国培养的在职博士研究生越来越"专"而不博"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博和专的界限是不明确的、而且很容易矛盾,有了博可能就不容易专,而太专业化了却没有时间去博学,关键是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二对这个所谓平衡点的选择,首先一定要放在过程中来理解,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任务可能要求在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性程度要较高,而另外一个时期可能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知识宽度要求更高。比如从现在开始我国就可以对在职博士研究生的知识宽度的要求高于对其专业性程度的要求,因为创造性工作非常依赖于宽厚的知识积累:因为我国的学位发展已经从20年前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为主,转变到自我创造知识为主的时代了,而且我们在综合国力、整体素质、科研积累等方面已经具备J.条件。另外,对博与专的平衡点的把握和寻找要具体区分,工科和理科在博与专的要求上不一样,更和文科不一样,甚至同样是文利·法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和文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要求就不一样,法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程度要求可能更高于文学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对于专业的要求。

第三是教学与研究的矛盾美国在培养在职博士研究生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长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一般来说,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须学完11-12门课程,完成33-40个课程学分。这一般要花去在职博士研究生两年左右的时间。而我们国家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学校学习时间很短,一年左右,而且主要精力在英语和政治等学位必修课学习上,专业课很少,有的甚至就是导师一个人给上一两门课。在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大多是通过自学来完成,而且时间很短,因为他至少要留一年半左右的时间来写作论文、这样就出现博十生教育中教学过程被压缩的很有限,而且要在这样有限学习的基础土来进行研究。总体感觉是学没有学好,研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认真完成。所以,在这方面我国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有很大改革的空间,必须使得在职博士研究生在学校期间既能真止学习到与学位相称的知识,又能培养出博十能从事专业研究的素养,又能最终拿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第四是国家管理与学校自主的矛盾L我国培养改革的方向必然是从强调规模化到注重培养质量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重新定位国家学位管理部门与在职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分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说二者原来的关系必须得到重新梳理,因为在规模化培养的阶段必须给予培养单位的较大范围的自主权,才能使得培养单位完成培养任务和目标,而在注重培养质量的阶段,就必须强化国家学位管理部门的规则制定和执行监督的权力否则,国家学位管理部门制定的再好的培养规则也一}J能得不到良好的执行。比如在职博士研究生点申报当中知名教授的'·跑点''现象,今年领头帮助这个单位申请到在职博士研究生点.明年又被重金挖到别的点领头再申请,其结果是很多在职博士研究生点申请到在职博士研究生授予点以后,没有足够的在职博士研究生导师,那么就大规模的破格提拔不合格的人来做博寸生导师,其结果是在职博士研究生导师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成问题,最终伤害的是国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