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在职硕士创业教育的研究

2015-05-28 22:05:04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西方国家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比我们国家开始的早很多,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就提出创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且这种新的创业教育理念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获得进步和发展。通过检索发现,关于创业教育的外文文献大都发表在管理类期刊上,本项目首先选择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国际顶级期刊。对于这些学术期刊的排名和影响力,国外学者也进行过研究和比较,并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认识。Tsui(2004)总结出管理领域的十大期刊分别为:AMR,ASQ,SMJ,AMJ,HRM,JOM,RIOB,OS,JB,JIBS'。Podsakoff,P.Metal.(2005)总结出管理领域的十大期刊分别为:ASQ,AMR,AMJ,JAP,SMJ,PerPsych,OBHDP,MS,JVB,JOM2。在综合考虑各期刊的影响力后,本项目最终选定AMR,ASQ,AMJ,SMJ,JOM,JIBS,OS,HR作为目标期刊,在EBSCOhost和ProQuest中进行检索。我们选择的检索范围包括1980-2012年间发表的所有论文。值得注意的是,OS创刊于1990年,为此该期刊的检索年限为1990-2012年。笔者以‘`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和“EntrepreneurialEducation"文732篇,关于‘`EntrepreneurialEducation”的论文556篇,通过大致阅读获取的文献摘要,以确定文章内容是否与创业教育相关,筛选掉重复的文献,最终总共选取了145篇篇相关文献。

享有“创业教育之父”的JeffiyA.Timmons(杰弗里·蒂蒙斯)认为真正的创业教育是面向未来,应该着眼于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Bechaxd(1998)认为创业教育是一种结合正式化的教学,其教学目标是教育与训练每一个对商业创造或中小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DeborahH.Streeteretal.(2002)通过对美国高校创业教育项目进行研究总结出几种创业教育模式,如哈佛大学采用的是聚焦模式,麻省理工学院采用的是磁石模式,康奈尔大学采用的是辐射模式2oColin&Jack(2004)通过分析提出,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具备认知商业机会的能力,并使其具备创业活动需要的洞察力、自负、知识与技能等。

创业教育的发展己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许多国家都己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美国作为研究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始祖,至今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实行了创业教育,并且将创业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目标。在英国,创业教育一直是政府优先支持和推动的项目,在经历“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创业”计划到“小企业服务”再到“商业链接”的发展历程后,创业教育体系也近完善。早在1998年,日本政府的文部省和通产省合作就在小学开始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现在日本的职业学校都有必修的创业课程,他们希望通过创业型人才的培育来提高国家在科技创造上的竞争优势。法国早在60年代开始就在运用短期培训来培养小企业主,近年来一些地区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在中学创办企业”、“教中学生创办企业”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寻求创业的兴趣与能力。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专业模式、普及模式和培训模式三种教育模式并存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

国内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1980-2011年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核心期刊(参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论文1945篇,其中2006年以后共有1513篇,高达77.79%,表明国内对创业教育的研究热潮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在上述的检索结果中,以“在职硕士”为主题的核心期刊论文相对较少,共28篇,而2000年以前数量为0,2000-2005年共·9篇,而2006-2011年占据19篇,显而易见目前学术界对在职硕士创业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真正系统的研究从近两年才刚开始,表明对高校在职硕士群体的创业教育研究很少,可想而知对在职硕士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更少。

具体来看,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方面,毛家瑞、彭钢(1996)认为90年代我国“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验”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就创业教育展开深入研究,构建创业教育的理论模型与实施模式’。木志荣(2006)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忽视了对学生创业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大学创业教育普及度较低。他还提出,推动我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设置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第二,注重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培养优秀的创业导师2。侯锡林(2007)通过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归纳了当前创业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如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科学和教学方法守旧等。他认为我国应该实施企业家精神的创业教育,并具体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许进(2008)认为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存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应当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并与实践教学结合,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体系。李文英、王景坤(2010)通过归纳发现,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己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另外通过比较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课程建设相对薄弱、教育方式与教学方法等问题,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从而造就出大批具备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方面,叶映华(2009)通过构建多重关系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测试,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的人格特质、自我认知、先前知识和社会资源会影响创业意向,并且不同的年级、性别、专业、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的个体之间创业意向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梅伟惠、徐小洲(2009)通过对现状的描述,发现我国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比如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大学创业意识淡薄、能力相对较弱。他还指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沿着正确合理的发展思路,指导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徐小洲、叶映华(2010)通过实验法对在职硕士创业认知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发现创业自我效能、他人的评价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创业认知的强弱,同时创业合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提高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同时注重增强创业成功信心和加强创业团队建设’。肖龙海

(2011)认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应当从小学、中学阶段开始,因地制宜挖掘地方教育的优势资源,重点培育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其中精神教育是重中之重,我们应当注重开发贴近学生和实际的课程体系。

而在创业教育重要性方面,欧阳晓(2002)认为对在校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是当今社会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的思路与要求3。马林(2011)则认为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必要途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提升创业激情4。王小兵(2011)研究发现,对于农村青年而言,创业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农村青年创业意识的培养与创业技能的提高”。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高校创业教育的文献归纳可知,现有文献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集中讨论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等问题,而对在职硕士这个特殊群体的创业教育研究相对较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