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在职硕士创新能力不足客观环境因素分析

2015-06-22 14:38:51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1、招生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职硕士招生制度自1978年恢复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招生数量的扩招,在职硕士招生办法己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文科在职硕士入学考试除了少数学科要求数学外,其他基本都以背诵记忆为主。这种方法窄化了学科范围,使得一些学生从大三起就抛弃了其它科目而专攻两门考研专业课,造成了视野狭窄,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创新的基石;同时专注于对书本知识的背诵,造成了学习方法单一,思维结构定势,无法了解考生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防止优秀生源的流失,保证本校的在职硕士培养质量,部分高校还会采取一些保护性的措施,比如增加本校免试在职硕士的名额等,因而造成了近亲繁殖的现象严重,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本科到在职硕士,他们受教于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学习氛围,使得知识视野难以扩展,学术研究难以突破。另外,随着就业和升职「J槛的提高,在职硕士文凭便成了人们“镀金”的法宝,因此,有相当数量的没有学士学位的同等学力者,或一些己经工作了的人为了一纸文凭选择读研,他们底子弱,也无心科研,造成了在职硕士生源层次不一,质量下降。

2、教学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本科阶段相比,在职硕士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但仍有在职硕士教学本科化的发展态势。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门数较少,影响了专业学习所应有的覆盖范围,使得部分核心课程由于课时等的限制而没有开设,相反一些本科阶段就己学过的科目又重新开设,达不到在职硕士学习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课程偏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合理构建,而对科研方法课程的设置不够重视,导师对在职硕士的具体指导固然重要,但没有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论的指导,会导致调查研究事倍功半;另外,在职硕士自主参与的机会不多,尽管不同学科和专业都制定了明确的培养计划,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上还是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对于一些跨专业读研的文科生,基础薄弱,而对此改善的渠道却不明朗。

其次在课程内容上,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前沿性应用性不足。调查显示,认为所在专业开设的学位课程强调系统把握专业知识的占37.89%,而对学科前沿的把握和对现实问题的研究的各占20%左右。目前的文科理论知识相对完备,条理清晰,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内容的创新性与应用性。“课程内容前瞻性和国际化不足,依然具有计划经济的特色,缺乏高校、政府、社会多元共商与信息反馈机制。”‘”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导致了很多在职硕士的知识陈旧,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不能提高,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另外陈旧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资源和实验条件也影响了知识的更新。

再次在教学模式上,有些高校仍然沿袭了本科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承性,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将固有的知识、理论等简单地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课堂缺乏应有的互动讨论的氛围。这种典型的灌输教育违背了内外因关系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的观点,实质上是把受教育者成了“物”,而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更不是“自由地有意识的存在物”,因此无法实现教师与在职硕士之间的心灵对接,消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力。

3、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学校管理仍然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和特色,缺少人性化管理,不利于老师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在心理层面压抑了老师对创新教学的兴趣和学生对创新的激情。评价机制的落伍同样制约着文科在职硕士创新的自我和外部环境。

(1)考核评价机制落后。文科在职硕士的科研创新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时间的孵化和思考的沉淀,通过科研训练和实践磨练才能孕育的,要在短期内创造出突破性的成果是不现实的。而现在很多高校传统的评价机制是对学生初级阶段的评价是唯分数论,分数是与奖学金挂钩的,而后期阶段的评价则是唯论文数量论,只要符合学校规定的发表数量,无论质量好坏都可以正常毕业。这种评价机制将论文与奖学金、与学位挂钩,无形中驱动了功利色彩。很多在职硕士不重视基本功的积累,为了没有后顾之忧,他们在在职硕士初期就迎合一些快餐性刊物的需要,复制、粘贴出所谓的“学术论文”,甚至一些导师都不知道自己的学生己经发表过论文。这种评价方法侧重对学习结果的量化考核,而忽视了文科对社会的服务功能是很难量化的,它人为切断了学习过程对结果的影响作用,阻滞了文科在职硕士对知识的积累,也扼杀了他们在通向创新道路上本应有的创见。

(2)导师制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对在职硕士的培养采取的是导师负责制。导师对在职硕士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对在职硕士的学术研究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其科学态度、创新能力、思想境界等都对在职硕士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目前导师在对文科在职硕士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导师在招生环节缺乏自主权,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满意的学生;第二,随着在职硕士招生规模的扩大,导师数量却没有同比例增长,一个导师带十几甚至几十个在职硕士的现象屡见不鲜,导师负担加重,只能对学生“放养”,严重制约了导师的指导质量;第三,受市场经济功利性的影响,很多导师并不专注于教学、科研,而是通过校外兼职赚取额外收益,也有一些导师忙于教学、职称评定等疏于对在职硕士的管理,师生之间得不到应有的沟通、交流;第四,导师自身的知识结构老化,安于现状,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不能及时汲取本专业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或理念;另外,导师科研项目和经费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学生参与课题的机会,进而制约了其学术能力的提升。

4、学术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良好的学术环境、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浓厚的科研氛围是保证文科在职硕士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但是目前文科学习普遍存在学科交流不畅,学术壁垒森严的现象。在调查中,认为所在学校最欠缺的是学术交流不充分的达到了30.43%。目前很多的高校只注重在理工科方面聘请高水平的专家学者,而在文科方面却支持较少,而举办名家的学术讲座,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更是寥寥。文科在职硕士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有限,如果不能听取专家学者对前沿动态的分析,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便更加无法开拓学术视野,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另外,文科不同门类之间或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交流不畅,无法完成交叉与渗透,不利于新的学术生长点的产生。特别是一些新兴的边缘学科、比较学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文科在职硕士的创新难以有新的视角。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