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在职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2015-07-24 15:22:4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根据素质教育所需解决的问题和当今的有利条件,我们应在在职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在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1、建立在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机制,提高在职研究生业务素质

(1)打破传统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和建立新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利于在职研究生创新潜能的发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在职研究生主动设计自己,自主学习、自主创造,充分发挥在职研究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在职研究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学习的兴趣、社会的需要,设计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考虑学校的科研条件和导师的优势条件等客观因素,与导师商定研究选题,导师根据学生的上述情况,指导学生设计出合理的知识与智能结构图,确定选题和培养计划。允许在职研究生在全校在职研究生课程中任意选课,实行完全学分制。学生的研究课题如果与导师的专业优势差距太大的话,应当允许转导师,或者实行导师组制,或双导师制。

为了加强在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鼓励在职研究生选择处在学科前沿的风险课题。在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时,对风险课题应制定特定的评价标准,“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应该依据在职研究生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其研究方法是否合理,其理论观点是否有创造性,对课题予以评估。

(2)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为在职研究生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了让优秀人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学习年限上的硬性规定。硕士生完成了学业可以提前毕业,博士生因为课题的需要,可以延长学制。在职研究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停学挂职锻炼,到社会去搞管理、搞科研,经过一定的锻炼后再回学校完成毕业论文。

(3)打破培养经费上的“大锅饭”,重点扶持创新型拔尖人才。对于风险论文选题,应当给予经费上的扶持。对于优秀博士论文,实行重奖制。要把有限的经费,向创新型课题、创新型人才倾斜,从奖励机制上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4)营造科研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经常性地举办科技讲座,向在职研究生介绍各个学科的科研前沿动态。开办科技沙龙,为在职研究生交流创新成果,交流跨学科研究体会提供场所。举行各种创新、创业竞赛,建立校园创业园,为在职研究生实践新想法提供渠道和物质条件。

2、把在职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纳人在职研究生培养计划,使在职研究生全面发展得到制度保证

学校应该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和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育培养计划,克服传统的教学计划带来的弊端。教育培养计划应当全面涵盖德智体美的培养内容和环节,不能只有业务培养计划一个方面。在业务培养中则应当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要有具体措施和条件保障。要把以安排教学和论文为主的在职研究生培养计划转变到培养在职研究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教育培养计划上来。

3、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提高在职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做文章

我国的在职研究生教育,在加强思想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还比较薄弱。今后,要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在在职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上下功夫,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在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来培养。

(1)加强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我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只有对邓小平理论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掌握,才会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正确的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当今世界,有效地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解决部分在职研究生中存在的深层次思想问题,必须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人手。要根据在职研究生班级弱化、行为个体化的现实特点,充分运用邓小平理论学社、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等组织形式,开展小型、分散、有效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以课题来推动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国内外实际、学校改革发展实际、在职研究生自身学习与科研实际,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提高理论素养。

(2)加强国情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事实是最具说服力的教育题材。要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社会实践和形势报告等形式使在职研究生深人社会,了解国情,走近工农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在克服巨大困难的条件下不断前进的,是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取得的。通过对国情的了解,培养对国家、民族负责的精神,增强历史责任感。

(3)加强对世界的了解,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在职研究生要利用学校对外交流的优势和机会,正确地认识世界格局的变化,认识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努力学习对外交流的必要知识和国际通行法则。通过学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海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与海外合作的课题、出国学习以及查询国际互联网等机会和渠道,掌握相关知识,有意识地对此加强培养。也可组织在职研究生自己举办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模拟国际贸易会议、模拟政府谈判会议等形式,了解国际交往原则,培养交往的技巧。

4、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素质教育的渗透性,提高在职研究生的人文素质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切人点。目前人文素质比较薄弱的理工科学校也开始重视人文教育,纷纷开设文学、历史、哲学和艺术选修课和讲座,成立人文学院(系),有的学校还计划实行中文等级考试制度。在职研究生文化艺术类社团近年来异常活跃,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开展精品名著、名影视、名剧欣赏活动,编写话剧小品,活跃了校园的文化氛围。上述这些措施对于加强人文精神熏陶起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提高在职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和人文素质,不能仅靠扩大外延,更要依靠挖掘内涵。要重视通过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世界观、方法论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特别要加强业务课中的人文渗透的含量。不能只靠热衷于抓几个.‘亮点”,搞一些点缀和包装来毕其功于一役。学校的校园建设,也要考虑校园布局中的人文熏陶因素,合理地布局人文景点,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5、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善导师的知识与素质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导师是关键。导师的素质结构状况,将直接影响在职研究生的素质。从导师本人受教育的时间阶段分析,他们大多数是在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接受的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教育,一般具有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等缺陷。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交流活动广泛开展,过窄的专业知识问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有了很大改进,但是文化熏陶过弱和个性发展不足等缺陷依然留着深深的烙印。导师在向在职研究生传递中国知识分子优良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把这些缺陷和不足“遗传”给了在职研究生。因此,要按照我国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法有关教师资格的规定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的精神,加强导师队伍的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建设。今后在有关导师资格的规定中要提出相关标准和要求,经过一段过渡之后,把文化素质的要求列人导师条件中去。

6、加大高校教育体制改革

传统的单科类型学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在正在进行的“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学科和学校的优势互补问题,增强理工科院校的文化氛围和文科院校的科技氛围。在职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跨学科、跨学校互聘导师讲课(或讲座)和在职研究生校际短期互访的方式,加大合作力度。在学校内部,要理顺关系,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国以来,虽然我国很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培养,但在实际运作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分属两个不同系统来组织实施,由此逐步产生了政工人员只抓学生思想工作和课余活动,导师和业务课教师只抓学生业务学习的现象,造成教书与育人“两张皮”。专职政工人员由于受工作性质制约,其视野和思维基本上局限在思想工作领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了解和掌握新知识和现代科技;而业务教师与导师整天忙于科研课题和教学工作,也无暇顾及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这种职业上的分工在客观上形成和加剧了“两张皮”的现象,这对在职研究生素质教育极为不利。要实施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把学生素质教育的权限交给主管校长和在职研究生院(处)长;基层单位实行在职研究生素质教育“一长制”;导师不能只关心在职研究生的业务成长,而应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负责;改革现有的在职研究生评价标准,把对学生的评价从单纯的业务学习成绩转变为有利于全面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成绩,制定在职研究生全面素质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的按全面发展的要求塑造自己。制定鼓励在职研究生个性发展和积极创新的政策,改变过强的共性制约,鼓励在职研究生在适度延长学制的条件下脱产到科技开发部门和产业部门挂职锻炼、创办企业,在实践中消化、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创造力,鼓励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