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核心竞争力思想道德缺失问题的提出

2015-10-17 16:20:51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儿年前的一篇《北大博导票J窃,叫人如何不失望》一文让“土铭铭事件”浮出水面;接下来的川大宗教学博士生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又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考试找枪手帮忙考,文章票J窃他人劳动成果都已经不是秘密。人们不禁会这样问:作为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坚力量,为千f‘么当代在职硕士身上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子i‘么所谓的“腐败”也会出现在神圣的学术殿堂?为什么我们在大力提倡在职硕士核心竞争力、整个社会大力宣传“诚信”思想的同时,高雅庄严的学术领域却出现如此问题?

随着我国建设脚步的加快,激烈的竞争带来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但同样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冷酷的淘汰。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保持自身的相对优势,人们自然会“找到”所谓最为便捷有效的“方式”。这种“快速地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它成为在职硕士在言目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时出于急功近利而忽略道德存在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这也与多年来我国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误区有关,思想品德的目标离当代青年实际比较远,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青年处于被动状态,道德知识被生硬的灌输或填塞,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这一特征。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及在职硕士教育中都有关于思想道德的教育课程设置,相应的社会实践的课时安排也不少,如: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中规定,其学时共为51学时,其中理论学习为34学时,社会实践为17学时,适用于本科各专业。西南石油学院《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中规定,其学时共为51学时,其中理论学习为30学时,社会实践为21学时,适用于本科各专业。

但是,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当涉及到具体的课程安排中社会实践的比率时,各个高校有所不一。甚至有些高校不能正常开展社会实践或者开展不适合学生需求的社会实践内容,这就引发了道德修养在内化过程中不能积极与学生互动,产生共鸣这一问题。道德并不是空泛的条条框框,它真实的渗透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影响国人的思维、习惯、社会舆论的。它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真实存在的,而不仅仅只是课堂上机械的传授知识时涉及到的概念和定义。因此,科学而合理的设置与道德修养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扎实的落实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形象生动地感受到所谓的道德修养,并不是书本上生硬的理论文字,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及、异常重要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