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2015-11-24 09:42:18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职硕士教育位于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的最高端,是国家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来源。课程作为在职硕士教育之木,其建设直接关系到在职硕士教学质量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整个在职硕士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改革和创新在职硕士课程建设,使之适应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求,是当前在职硕士教育中一个履待解决的问题。

1、在职硕士课程建设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美国“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R.Tyler)指出,任何课程的建设都必须回答以卜四个问题:为什么教(或学)?教(或学)什么?怎么教(或学)?如何评价教(或学)的效果?同样地,在职硕士课程建设也离不开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个基木方而的系统思考,这是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同时,在职硕士教育不再只是单纯的知识授受,更强调对新知识的探索、发现和研究,因此在职硕士课程的建设不仅要围绕着教育目标展开,而且更应该关注在职硕士教育的木质及其动态的过程。著名的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提出的课程建设“过程模式”正是反对把教育当作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强调教育是一种过程。过程模式的动态性、发展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对于我们建设科学、合理的在职硕士课程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在职硕士课程建设的外延。

它也是在职硕士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木文所讨论的在职硕士课程建设正是围绕“课程”的广义概念展开,认为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包括了单门课程、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处理等。

首先,在单门课程的建设中,加强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四大要素之间的融合完善。每一门在职硕士课程内容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和最后的评价都需要紧紧围绕着课程的目标展开,在此基础上,四者彼此联系以寻求创新。这就意味着在职硕士课程设置需要最基木的规范,但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而应该科学、灵活地处理好这四大要素。同时在单门课程的建设中也要考虑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创新。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中,导师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在职硕士处于从属被动地位,不利于其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在职硕士课程建设要打破以往的这种传统,致力于构建一种平等的、有利于师生互动,彼此能形成合力、共创共享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课程。

其次,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在职硕士课程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构建框架,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①四者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成体系。在职硕士课程建设不能仅仅关注单门课程这一个个的点,还应该关注这些点与点之间连成的线,整体统筹地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建设。比如处理好在职硕士课程中必修课与选修课、核心课程与普通课程②之间的关系,加强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

最后,在职硕士课程的建设要放眼于整个培养模式,重视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结合。因为在职硕士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而课程学习和科研探究是实现在职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两种主要方式。在职硕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这一载体,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相互渗透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在国外,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整合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在职硕士培养方式,是提升在职硕士科研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一者的协同整合是在职硕士课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理念。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