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误区与不足

2014-06-16 10:09:52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一、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培养模式有待区分与调整

解放初,我国刚刚恢复学位制度之时,由于受到苏联学位体制的影响,只设有硕士学位,没有博士学位,在职硕士相当于苏联学位体制中的副博士,因此,在职硕士阶段担负了培养创新性科研人才的任务。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由于当时我国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严重匾乏,虽然在《学位条例》中规定硕士学位标准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博士学位标准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即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都需要培养“科研人员”和“专门技术工作人员”,但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经济发展不快,社会各行各业还不需要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于学位的认识侧重于学术标准,在职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在从事高深的科学理论研究,以及为高校提供合格师资。但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推动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加速发展,当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日趋多样化,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成为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硕士生教育应如何合理兼顾二者,进行适时调整,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应该说,我国当前的硕士生培养目标定位与培养模式改革,未能从整体上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则硕士生培养目标还未明确化,研究生扩招还未从大量学术性在职研究生的扩招适度转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扩招,致使研究生培养模式仍处于相对单一化状态,如近年来学术性研究生持续扩招,1999年相对于1998年扩招27,2000年增长39%,2001年增长29},2002年增长23,2003年增长33,2004年预计扩招22},从数量上看,1998年招收研究生为7.25万人,1999年为9.22万人,2000年为12.85万人,2001年为16.52万人,2002年为20.26万人,2003年为26.9万人,2004年预计达到33万。①而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采取各高校自定招生的形式,虽有大幅度增加,但相比于学术性研究生招生数量还远远不及,截至2002年,专业学位在校研究生近10万,学位授予人数约2.5万。另则目前专业学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还并未影响与改变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层次结构,一些重点高校虽然缩短了硕士生培养年限,但在总体上,硕士生培养要求仍然与传统要求一样,并未冲破传统的硕、博分段式培养,仍未从整体连贯性角度来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改革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两类研究生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化,促使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鱼待解决的问题。

二、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应用型培养模式偏于“学术化”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虽然从1991年开始招生MBA学员,但专业学位教育大力发展却是近两三年的事情。从上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来源、论文要求等方面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应用型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招生方式上,学术型人才的选拔与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拔,都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不够突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够重视面试成绩的权重;课程设置上,两类学位教育的侧重点不明晰,都是以系统上课为主,课程教学特色不显:导师组成来源上,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基本都来自学术性学位的导师,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自身知识结构优势区别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学术水平为特长;论文要求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要求不够明确化。当前,我国高校两种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专业学位教育过于“学术化”的现象,在其他研究者的调查报告中也有所反映,如由周晓娅、康飞宇等人撰写的《对清华大学42篇工程硕士论文的评价与分析》一文中,通过对清华大学42篇工程硕士论文的研究,反映出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导师和专家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在培养要求上的异同,对工程硕士论文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要求偏高;其二,工程硕士论文质量评估体系脱胎于工学硕士论文评估,还没有与工程硕士论文特色相适应。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老师认为,造成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侧重点欠明晰,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倾向“学术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历史原因。一方面,我国研究生教育是在学习和借鉴他国研究生教育基础上的产物,是一种“舶来品”,最初,仿效的是日本模式,而日本模式是在借鉴德国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最初是仿效德国培养模式的产物,而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是以单一学术型培养模式为主导;另一方面,80年代之前,我国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严重匾乏,学术型培养模式承担着培养大学师资和科研人才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体系自身运作和发展科学技术体系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而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各行各业还未对应用型高级人才提出需求,因此,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一直沿用单一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对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2)认识上的错位与缺位。由于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设置时间较短,因此,在认识层面上还存在很多欠缺和误区,如一些指导教师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自于实践工作的第一线或是在岗的管理人员,他们回归校园进行学习,缺乏的不是实际经验,而是把这些经验升华为理论的能力,由此认为,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其理论概括能力为主;除此之外,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对这类学位教育的认识尚缺乏,对自己在本专业领域内培养应达到的目标了解不够,包括课程设置、学习要求、知识构成、课题研究等,常常以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3)实践上的混淆。由于认识上的错位与缺位,在实践操作中常常引起混淆现象,不能超越原有的模式,如课程教学上,一些教师往往坚持学科本位倾向,以开展系统授课为主,灌输各种理论,忽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与学术性研究生教学方式呈趋同现象,未能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在论文指导上,对理论研究要求偏高,不够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征。诸如种种因素,使得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趋向“雷同”,因此,加强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规范,促使两种培养模式按照各自的人才培养逻辑进行架构,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缺乏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

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校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虽已着手进行改革,但总体而言,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分化,两种培养模式“雷同”现象明显,这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鱼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除此之外,调查问卷还反映出,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内在各要素体现出过于僵化、封闭、统一,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开放性、多样性,也成为制约研究生培养目标顺利达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如入学资格上的过于僵硬化,由于研究生招生来源的多样化,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的在职人员逐渐增多,这在客观上要求研究生入学资格应更加宽松化与弹性化,例如取消研究生的报考年龄、扩大招生单位与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权等;其次,学习年限上的过于统一性,我国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年限基本保持3年制,虽然目前部分高校已开始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但改革的弹性化力度还不够,仍无法满足在职研究生的个性化要求;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前沿性不够,课程设置纵向连贯性不强,内容重复率高;培养方式上“学术门户”现象仍比较严重,研究生培养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师徒相传、各自为政的封闭框架中,缺少与其他导师学术间的交流,缺乏团体协作的精神,导致研究生论文创新不足。这些都是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

四、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缺乏互通性与衔接性

在调查与访谈中,一些在职研究生质疑是否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性学位教育是两种完全独立的学位教育,他们之间是否能够存在“立交桥”?从目前我国设置的两种学位教育看,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上完全独立。这种完全割裂的现象,不仅不利于人们对两种学位教育的认识,而且缺乏教育的灵活性。那么,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性学位教育之间是否可以存在互通性?两种学位教育之间跨越的主要“隔阂”是什么?如何通过改革使两种学位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沟通与衔接,也是我国发展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