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在职博士校企双导师+青年教师的三导师制分析

2015-08-15 16:37:1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一系列惠及高校的政策实施,各类高校通过合并、升级等途径极人地增强了实力。然而,在高校人跃进发展的背后,与在职博士培养相关的工程实践教育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之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既有国家教育体制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方针上的弊端。本文只从学校的角度来阐述这样的问题。日前,全国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术GDP",唯文章论、唯基金论导致了青年教师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文章、基金都跟教师的职称相挂钩,甚至有些名牌高校规定,青年教师拿不到基金就而临转岗、解聘。青年教师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此外,在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导师带儿个或儿十个学生的现象,而专业性研究生和学术性研究生“混搭”在一起进行培养。这样就导致了在职博士学术能力、实践能力都不强的后果,最终不被企业所认可。

学校管理层应该转变思路,转变高校以往的“重学术,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告知工科青年教师不应只注重眼前的利益,盲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论文发表,而因同等重视自我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除此之外,还应在岗前培训阶段,使教师充分了解“人工程观”,形成以实践为卞导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指导青年教师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类工程教育模式等,还可安排青年教师在岗前培训阶段到企业参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行业尖端技术和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教师在今后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时更有实践性和日的性。

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在职博士的教育可以有机结合,互相支持。一方而,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历不足,尤其是青年博士其工程实践经验尤为缺乏,这使得他们在日常教学环竹中难以自觉有效地引入工程的方法和体系。另一方而,在职博士在校企导师指导下,由于理论与实际相去甚远,而出现知识层而上的“南辕北辙”现象。因此,青年教师可以作为在职博士校企导师之间的“知识纽带”。在校企导师而前,青年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出现,通过不断学习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综合分析创造能力。在在职博士而前,青年教师以“助理导师”的身份出现,全而地引导、解决学生思想上和知识层而上的“疑惑”。学校亦可仿效德国的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设置“兼职工程教授”岗位,鼓励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高校任职,对学生和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设立一些实践课堂,并要求学生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兼职教师为他们提供实践课题或项日并扮演课堂卞导的角色,给予他们手把手的辅导。最后,学校可以颁发给在兼职教授一定的荣誉奖章,并保障这些荣誉可以为其在企业职务上的升迁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要使兼职教授更深刻地了解在高校任教的益处,既可以帮助高校提升工程设计水平,设立新的教学框架和课程,又可通过教学过程认识到自己工作上的不足和潜力,实现自我完善。这样,既实现了在职博士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又可尽快形成一支既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实际应用,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从而极人地促进了当前的高校工程教育。工科院校应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以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创造能力培养为日标的教育模式,完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制定和补充具有工程实践特点的评比奖项,把工程实践能力作为晋升职称的评审条件之一,从制度上给予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足够的肯定和重视,以促进青年教师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从而使青年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最终全而提升在职博士培养的质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