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个性需求分析

2015-05-11 14:43:20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1)创新个性的概念

创新个性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与保障系统。创新个性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层面,是在一定社会条件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有别于他人的较固定的态度和行为特征,是思维和行为的综合,其结构也是多层面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创新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的形成和培养,培养创新精神主要包括自信心、坚韧性、敢为性、独立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创新个性的养成更需要“软环境”的构筑和营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孟万金对全国100多名任研究生导师的大学教授、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7096以上的人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关系至关密切。

(2)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个性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个性的张扬。创新活动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对事物的独到见解。无论是标新,还是立异,都体现为鲜明的个性。这种个性特征是创新的内在要素。同时这种个性化的程度也决定着创新的有效程度。不承认个性甚至扼杀个性,也就是否定了求异性思维,创新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基础。必须十分重视个性的形成,重视创造使个性得到张扬各种环境和条件。

正如前述,信念、志趣、爱好、情操、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是创新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及思维状态下,创新人才素质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大小、创新活动的有效程度等,往往取决于非智力因素作用的程度以及心理品质的状态。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追求成功的心理。在职博士生虽无升学的压力,但学生攻读学位中的过强功利性动机,加上培养条件和制度的某些缺陷,较易扭曲在职博士生教育目的,降低在职博士生培养质量。通过对成功目标的确立、成功的自我评价,培养对创新的情感,才能对创新活动充满激情、充满自信,才能使创新真正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这是创新人才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创新不仅表现为对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驾驭,更重要的还表现为对自身内在情绪的调适和控制。通过有效的调适和控制,防止可能产生的困惑、焦虑、过于紧张的情绪,使之具有良好的、合理的、理智的创新行为。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坚强的意志,具有经得起失败的勇气和耐挫的品质。创新过程是一种充满了艰辛和痛苦的探索过程。只有敢于面对失败、败而不馁,面对挫折、百折不挠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成功者。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开放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创新活动表现为一种合作的过程。创新的层次越高,对合作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因此,必须自觉地打破自我封闭,增强开放意识,必须学会合作并提高有效合作方式的选择能力。思维上的自我封闭、学术上的孤芳自赏、合作中的唯我独尊以及交往中的各种非理性的行为,都只能束缚创新能量的释放,最终阻碍创新目标的实现。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