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2014-10-04 14:06:2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目前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己经过了起步初创阶段,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招生单位与招生数量都在快速增加,然而师资队伍建设却明显滞后于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步伐。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阶段专业硕士教育师资队伍结构、规格、水平与特色均不明显,同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严重影响了专业硕士教育的良性发展。对湖南两所高校专业硕士教育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显示目前专业硕士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内校外导师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我们调查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现阶段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结构在学历、高职称力一面存在较大差别,校内高职称比例过高,而校外高职称比例又过低;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青年骨十未能快速成长起来;学源结构单一,大部分来源于本校毕业生,很多情况是学生的学生成为专业硕士的导师。而且有理论知识的校外导师与有实践经验的校内导师不足,湖南农业大学有三个月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比例为73.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比例为65.4%,但是以一年为标准,其比例很小,不到5%。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专业硕士教育的“双导师”培养模式己形成体系,但在师资配比上仍然达不到教育部的要求,有30%以上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没有配备校外导师,因此,选聘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校外导师是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关键。

(二)导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有待加强

专业硕士有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两种,无论那种学习形式,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为一线生产部门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他们要求导师既要有理论知识,也要有实践能力。然而,专业硕士导师们因为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问顾及他们的学习和感受,而且调研数据显示目前阶段导师们对专业硕士重视不够,认为专业硕士是到高校拿文凭的,对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相关工作不能提供帮助,把有限的时问或放在所带的博士生身上,或放在学术型硕士身上,因此,导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意愿不强。对于那些脱产学习的专业硕士而言想见一面导师都很难,况且很多专业硕士是己毕业多年,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他们社会经验丰富,工作实践能力较强,渴望获得较深的理论知识,但另一力一面他们还仍然处于工作状态,繁忙的工作使他们很少有时问同导师交流、沟通。这样双力一交流的缺乏导致学生对获取理论知识的失望及导师对学生忙于工作的不满,对双力一来讲,流于形式的教学、指导成为必然,因此,建立健全双力一交流、沟通机制对提高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水平意义重大。

(三)教师教学管理、教学力一法上有待改进

由于专业硕士教育定位是为社会提供生产应用型人才。因此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然而,目前高校的师资很少具有这种生产实践的经验及能力,因此,在教学管理、教学力一法上就会显得底气不足、没有信心,在教学管理、教学力一法、指导模式上就会采取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力一式进行教学、管理。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目前所实施的教学及考核力一法仍然传统单一,教学大多以讲授式为主,考核以笔试理论为主,或者以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基本沿用学术型的培养力一式,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违背了国家对专业硕士教育要面向社会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且这种按传统培养模式对专业硕士进行教育的模式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对专业硕士教育在教学管理、教学力一法以及指导上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四)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有待加强

国务院学位办的调查显示,仅有26%的高校负责人认为学校能够获得企业较为密切的配合。92.3%的学校导师认为企业导师没有发挥应有作用,90.1%的被调查学员认为企业导师仅仅挂个名,自己完成学位论文(设计)主要得到学校导师帮助。因此,必须转变力一式,加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以专业式和协作式相结合的力一式进行,突出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允分发挥校外导师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以及论文写作与答辩力一面的作用。我国大多数培养单位没有出台专业硕士教育师资队伍校外导师的遴选及考核办法,一般是参照学术型师资队伍的遴选与考核办法实施,没有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没有允分体现校企合作的导师遴选办法,不能与专业硕士教育协调发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