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活动是在职硕士创造力基础

2015-08-11 21:47:47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逻辑学把问题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寻求知识的,其解答是命题,可称事实命题。另一类则是寻求决策的,其解答是广义的命令,常称审议问题。我们这里所说的主要是事实问题。解答一个问题,必然提出一个新的命题,也就是提供了新的知识。人的创造活动,其实就是用命题解答问题,创造新的知识的过程。创造力与问题的性质密切相关,创造力的大小体现为所解决问题的大小、难易程度。所以,对问题性质的判断成为创造力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问题有大小、难易、新老等等的分别,也有真假的区别,有现实意义和无现实意义的区别。人们常说,“发现好的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话的确很有道理。做研究的人常常感觉到,找到一个有意义的能够推动学科发展或有益于社会进步的问题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活动首先围绕着对问题性质的判断展开,如果不能对问题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人的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

正确判断问题的性质,首先就要区分问题的真假。问题有真有假,所谓真问题就是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的思想上、现实中存在的矛盾、疑难等等。所谓假问题即表面上看来是疑难,实际上并不构成问题。这类所谓的问题,或者是前人已做过深人的研究并已给出了较为全面、完善的解答;或者是不费什一么力气就可以找到答案。笔者在审阅在职硕士的科技立项报告和开题报告时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需要花费大力气去研究,只要到图书馆复印几份资料或是到相关部门了解一些情况就可以得到完满的解答。由此我们可以引出对问题的第二种区别,即有价值的问题和无价值的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给出各自的判断。我们以为,凡是对其解答能够提供新知识的问题就是有价值的,凡是对其解答只能重复别人结论的问题就是无价值的。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来自人们的工作实践生活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无价值的问题则大多是凭空想像出来的,或来自于未加核实的道听途说。问题性质的第三种区别是抽象的问题和具体的问题。我们在在职硕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而空泛,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则相对具体。这可以成为衡量在职硕士问题思维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人们对目前硕士在职硕士学位论文的水平颇有微词,就文科学生而言,某些硕士论文的确存在着资料堆积、缺乏创造性成果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职硕士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延续了本科教育的方式,没有突出在职硕士教育的特点,在在职硕士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是原因之一。如上所述,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活动是人创造力的基础。人的创造力就体现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新知识的能力。如果一篇硕士论文不是围绕着真的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论述的,而只是就某种人们熟知的观点或某种社会现象泛泛而谈,难免成为资料堆积或教科书似的文章,自然不会产生创造性的成果。一篇好的论文水平的高低一定要以问题为核心,并通过深人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创造新的知识。而学位论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在职硕士科研能力、创造力的最为重要的标准。缺乏问题思维也就缺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就缺少创造力,所以,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活动是在职硕士的创造力的基础。问题思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形成的思维方式。在在职硕士教育和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