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关于MBA教育面临挑战

2014-03-12 09:57:0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MBA是舶来品,中国MBA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路程,其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培养方向能否适应中国的国情?能否培养出适应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才?回答是肯定的。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中国的MBA报名人数呈现出平稳增长,稳中有降的趋势;年龄呈下降趋势:(1)中国的学生对MBA判断、认识更加趋向于理性,不再盲目跟从。(2)社会对MBA学生的期望值趋于理性化。(3)报名学员年龄结构正朝着普通企业管理硕士的方向靠近,正失去其作为专业考试的意义。

报名人数的减少是否意味着MBA教育发展的放慢?其平稳的趋势是否会影响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速度?在以往对MBA教育的认识中有三大误区:(1)如果我们有10万MBA,我们的经济必然会呈现更快速的增长。(2)学MBA没有用,我没学过照样赚钱。(3)很多讲课教授并未从事过商业活动,没赚过钱的人怎么教别人挣钱。

MBA教育形式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人类商业活动的广泛开展,人们迫切要求提高工商管理知识的需求与现实生活中相关教育培训的无序和盲目的矛盾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主要矛盾。应当冷静地看到,MBA数量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GDP之间并不存在理论或实践上正相关。但大量的受过正规工商管理教育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出现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与效益,其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MBA教育作为专业教育,其宗旨是使学生在掌握管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领会企业管理的基本内核、出发点,使学员在面对变化了的内、外环境中,学会分析现象、把握本质。

应当看到,MBA教育已经走上了和谐发展的轨道,从过去盲目蜂拥而上已被冷静的分析所取代。这点可以从考生的流失率中得出结论。2000年在报名人数达2000人时,实际参加考试及考完全程的人数为1600人左右,流失率为25%;而2003年报名人数为160人,实际考完全程的人数为140人,流失率为12%。参考人数的下降不意味着MBA发展速度的放慢,而恰恰说明MBA教育进人了成熟的发展阶段。而流失率的成倍下降则说明参考人员中“水分”的减少,信心的增强。但是问题也非常明显:即考生的年龄逐年偏低,职位也偏低。毕业三年的年限使MBA培养企业高级主管的目标难以实现。

2002年8月,国务院学位办正式通知在十所左右的部属高校中开展EMBA教育,采用免试人学的形式,招生对象全部是企业现职高级管理人员。以天津市N大学为例,202年10月开学的3个EMBA班全部为包括全国10省市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参加了学习。课程设置按企业实际需求重新调整,其中1/3为外教上课,1/3为全国知名教授,更加注重了实践的环节。该办学模式表现出来的蓬勃生命力正成为MBA教育的主流形式。

这种教育模式的诞生与现存的全国联考形式招收的MBA形式并存,成功解决了MBA教育中两个教育方向的问题,即(1)面向企业高级管理人员。(2)面向未来的企业中高层领导人士。其改革的核心是更加突出了MBA教育的宗旨—直接为企业服务。

MBA教育作为一种以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为宗旨的办学模式已存在了上百年,其充满活力的办学形式和教授方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管理人才。随着MBA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它必将为社会主义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