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在职博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对创新能力的影响

2015-04-15 16:03:0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培养模式是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特定的知识、能力和品格,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简约性、中介性、可仿效性等特征的理论模型和操作样式。在职博士培养模式由以下六大要素构成:一是培养主体。培养主体是在职博士培养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实施者所构成的群体,包括学校、院系所与导师(组)三个方面。学校是在职博士培养活动的设计主体;院系所是在职博士培养活动的组织主体;导师(组)是在职博士培养活动的实施主体。其中,导师(组)是在职博士科研创新的示范榜样,他们的知识水平、道德品质、年龄结构和教育、教学方式等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二是培养对象。培养对象是培养主体施加教育、教学影响,进行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客体,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他们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主体对培养对象的选择策略,培养方式,培养对象白身的主、客观条件,以及主体与客体的互动程度,对在职博士的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三是培养观念。培养观念是人们,主要是培养主体对在职博士培养活动的本质、功能、目的、原则和方法等的认识,它规定着在职博士培养活动的性质和任务。培养观念包括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科研观、活动观与评价观等,其中质量观是核心。四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培养主体在一定培养观念支配下形成的,通过有计划的培养活动使培养对象在知识、能力、品格结构上所要达到的标准。它规定着在职博士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整个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具有导向作用。培养目标既有因国家的教育方针、时代发展所决定的共性部分,也有因学校、专业与层次等不同而形成的差异部分,如学术型目标、应用型目标和复合型目标等。五是培养方式。培养方式是指培养主体为实现培养目标,利用和开发各种条件形成的对培养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的各种方式,它要解决的是“怎样培养”在职博士的问题。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入学方式、课程学习方式、导师指导方式、科学研究方式和学位论文方式(选题、开题、指导、答辩)与管理方式等。从纵向视角看,培养方式即为培养过程,故也可分为入学、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和完成论文等五个环节。培养方式是在职博士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六是培养评价。培养评价是以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监控,以及对培养效果进行的检验与评判。培养评价是一种全程式的评价,包括前提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培养评价是在职博士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是保证在职博士培养质量与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

我国当前在职博士创新能力不强,除受到时代背景、国家政策、家庭氛围等外部条件及个人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研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等内部因素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现行在职博士培养模式的影响。现行在职博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及其对在职博士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培养观念相对滞后

培养观念取决于社会与教育的价值取向。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当今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我国当前在职博士培养中明显存在重继承轻创新、重物本轻人本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在职博士培养观念上则是重知识积累轻创新能力提升、重学科本位的知识储备轻跨学科的知识积淀、重以大学中心的培养轻与校外的合作培养、重单一的导师指导轻跨学科的联合指导、重论文写作中的观点创新轻创新能力的系统训练、重科研论文数量轻科研论文质量、重应景文章的写作轻现实真问题的研究、重学科共同体的内部评价轻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评价等等,导致在职博士培养一定程度上的功利思想泛滥、创新意识弱化。

2、培养目标存在偏颇

博士培养目标既要与学术发展要求相适应,也要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博士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社会对博士教育提出多样化要求,博士培养目标也应多元化。但无论目标如何多元,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博士教育,都应把学术目标摆在首位,即使是其它类型目标,也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片面的价值取向使博士培养在目标定位上出现了重职业目标轻学术目标、重现实目标轻未来目标、重共性目标性轻个性目标等偏颇。目标模糊或目标不当必然降低博士培养的期望值,抑制教学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少导师着力的重点是白己的发展目标,而在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上用力不够;相当一批学生把攻读博士学位作为改善就业机会的途径,不愿意选择有创新但难度大的课题。

3、培养主体规范不够

培养主体不够规范反映在多个层面,我国在职博士培养主要采取“导师负责制”,因此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在职博士的成长,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极重要的影响。他们不仅仅是在职博士学术发展、科研创新的领路人,而且是价值观念的指导者、人格魅力的塑造者与智能结构的完善者,只有导师切实担负起对在职博士全面系统指导的责任,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部分导师因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价值目标趋于世俗化、功利化,责任心下降;因教学科研投入不够,知识结构老化加快、教学内容更新不力;同时由于研究生大量扩招,总体质量下降,师生数量不断上升,导师基本上成了终身制,竞争意识淡漠;有的导师追求行政权力,将教学科研置于次要地位;还有导师在外开公司,以在职博士为廉价劳动力,甚至侵占学生科研成果。导师行为不规范必将严重影响在职博士创新能力的培养。

4、培养对象选淘不严

培养对象良好的基础与潜质,包括丰富的科学知识、深厚的人文功底、合理的智能结构、活跃的创新思维,扎实的研究基础,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然而,我国在职博士在选拔与淘汰环节上都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从选拔环节看,存在重笔试、重分数、重印象、重既有的师承关系等现象,不利于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从淘汰环节看,尽管许多高校从入学笔试、面试、开题答辩、中期筛选、预答辩、最终答辩都制定了颇为繁复的考评程序,但由于监控不严,结果并没有多少实质性淘汰。缺乏应有的规范与约束机制,必然助长消极应付思想而弱化拼搏创新意识。

5、培养方式缺陷甚多

从入学方式看,“以分定取舍”不能正确衡量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偏重理论考试”不易考察学生的创新潜能;“一考定终身”难免发生“漏才”现象;“近亲繁殖”必然阻碍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课程方式看,或过于偏重统一的课程安排,忽视因人而异制定富有个性特色的课程计划;或过于偏重专业课程,忽视交义学科与边缘学科的学习。从教学方式看,不少导师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忽视方法论的指导,“本科化”、“满堂灌”倾向依然严重。从导师指导方式看,普遍存在的“师道尊严”与“导师中心”意识,使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白由的学术氛围难以形成,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学位论文方式看,虽然选题、开题、指导、答辩的关口甚多,但把关不严,多数程序成了摆设。从管理方式看,主要问题是“刚性”制度规范有余,“柔性”氛围营造不足。培养方式这些缺陷必然扼杀在职博士的创新思维。

6、培养评价忽视创新

博士学位论文是在职博士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博土生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博士学位论文评价应该是创新能力评价的重点。我国学位条例虽然规定了博士学位获得者必须“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但至今还没有关于博士论文质量评价,尤其缺乏关于创新能力评价较为明细的、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的参考标准。我国的学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对博士学位论文应达到的学术水平、评议方法等有原则性的规定;各大学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性、答辩等环节也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使这些规定难于落实,如不按时提交论文使论文评审时问越来越短,有些专家不得不应付了事;不少学校采用“通讯评审”或附有在职博士研究期问发表的文章等信息的“言审”方式,出于感情或某种利益或碍于情面等多种因素,导致一些专家不讲真话;由于学科研究方向不断拓宽,在职博士论文选题注重交义学科且日趋前沿,使被邀请的专家未必是真正的同行,难于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上述原因使得一些缺乏创新的成果得以蒙混过关。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