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职博士培养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分析

2014-10-16 14:06:23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博士研究生的质量保证体系主要由研究生的初始素质,指导教师的水平、敬业程度和学校的培养条件,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及相关政策因素所构成。

关于在职博士培养过程中问题存在的分析

 
1.加强宣传,扩大优秀生源比例
 
据了解一些农林院校报考博士的考生几乎都是本校的毕业生,甚至本校教师占了很大的比重,生源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印制招生简章和信息网广泛宣传,确定的考试科目既要有农林业特色的内容,又要有农林业以外面向相关专业的内容,积极吸引特别是外校生源来我校攻读博士学位。
 
2.加强招生改革,吸引优秀生源
 
博士生外语入学考试可采取全国统一或行业院校联合命题,或题库命题,使其更加规范和考试内容科学合理。专业基础课要有一定广度和宽度,可按一级学科命题,拓宽考核的内容,加强相关知识结构的测试。专业课要有深度,同时要有专业外语的内容,真正把优秀生源招进来,把好入口质量关。另外做好推荐优秀硕士生提前攻博工作,既可调动在学硕士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博士生生源的入口渠道。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博士生培养阶段就不应把外语列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减少授课学时数,突出其实用性,甚至对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可以免修外语。政治理论课要以讲座的形式为主,突出其实效性。博士生的课程体系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既要注重学科基础,更要反映学科前沿;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的提高,也要重视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
 
4.建立综合考试制度,以提高课程学习的质量
 
即博士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论文工作之前进行一次综合考试,以取得进入论文工作的资格。综合考试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认可的3~5名专家组成的考试委员会负责实施,考试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笔试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大体应覆盖3门以上业务课的内容。口试可结合开题报告进行,对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课题实施方案等作全面汇报。成绩可定量评分,综合考试未通过者,可允许准备一段时间后补考一次,补考仍末通过者,停止做论文,终止其学业。
 
5.加强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其敬业精神
 
通过教学检查评估,我们深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从内容、形式、到考试和效果,不同的教师差别很大,可以说是一本良心账。这里面有教师水平、能力和素质,更有其敬业精神的弹性。因此要建立任课教师的激励与淘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建立任课教师责任制,定期评估检查,促进研究生授课质量的提高。
 
6.建立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制,增强导师的指导力度
 
遴选博导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求其具备集体指导研究生的能力,改变过去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指导方式。形成一个5人左右的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从制定培养方案到毕业答辩,每一个培养环节都要求所指导的学生达到相应的要求。
 
7.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前提
 
任何一项工作,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管理机制就很难完成工作目标。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如考试命题制度、中期考核制度、综合考试制度,论文开题和中期报告制度、论文审核制度、科学研究(答辩前应发表一定数量相关论文)制度、优秀论文评选制度、导师遴选及岗位责任制度等。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检查评估及奖励制度,以推动各项规定的实施。另外,要有一支稳定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要像从事科学研究一样不断探索研究生教育的规律,使之不断地完善发展。
 
8.要建立淘汰机制,逐步实现宽进严出
 
宽进严出的机制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早已实现,但在我国尚需有一个推行的过程,可以逐步实施。比如在课程考试、中期考核、综合考试、论文开题、论文阶段性报告、参加科学研究和实践及毕业论文答辩等各环节都严格要求和考核,都规定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而且在执行中造成一定氛围,要克服各种干扰和不正之风,排除一切困难,下决心使不合格者被淘汰,那么宽进严出的机制将逐步形成,从而必然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出一流的高层次人才。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