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的含义及模型

2015-04-11 10:52:47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1)概念与模型。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评价方法所构成的有机系统。它不是单个培养模式的简单罗列,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目标价值取向的合理组合。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负责在职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是多种学科或专业的综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科或专业决定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不同的学科或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不同培养模式的有机组合构成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体系。它的主体框架是应用型培养模式、研究型培养模式和多元互补型模式及它们各要素构成的组合。应用性的学科偏重应用型的培养模式,如协作式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及专业式培养模式等。基础学科或研究性的学科选择研究型的培养模式,如学徒式培养模式、“链式”培养模式及联培培养模式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在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运行是以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为支撑的,而不是以抽象的、单一化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必须根据白身学科的情况、专业的特点、师资的水平、学生的素质等软硬件及其所处的人文地理、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并遵守在职研究生教育和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和规划适合白身实际情况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

(2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化,既是适应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又是避免培养模式单一化走入误区的倾向。体系化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富弹性,实现了多样化的统一。从我国目前培养模式的现状来看,许多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单一化模式,甚至“本科化”现象。应用性学科和研究型学科均“呻落”为“教学式”培养,与本科教育并无实质差别。这严重阻碍了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与此相反,在国内一些名牌高校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又呈现出创新型、多样化趋势。但是,这些多样化的培养模式还未被系统化地建构,缺乏科学规范,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导致无序和混乱,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稳健发展。因此,高校应该以学科专业等实际情况为基础,预先规制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体系,将学科专业与培养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专业互补模式互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