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硕士培养模式考评机制分析

2014-12-16 13:24:12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在职硕士培养模式考评机制分析:

(1)建立健全淘汰机制

在一些培养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才的教育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被授予相应学位的人数一定会少于入学时的在职硕士数量,以美国为例,因为无法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而止步于学位论文撰写环节前的博士生比例高达5%-30%,看似残酷的淘汰机制却有效地保障了美国博士在职硕士的培养质量。结合我国在职硕士教育的实际情况,首先应该加强教学评价的严格性,明确规范课程成绩的分布情况,并规定出“淘汰警戒线”和“淘汰线”,使得在职硕士对白己的学业完成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就是建立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阶段性考核形式,其基本原则是阶段划分的合理性和考核形式的科学性,应该考虑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在职硕士的培养方式的不同。

在职硕士培养模式考评机制分析

(2)建设多目标的中期考核制度

中期考核制度是在职硕士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完善的在职硕士考评机制中,中期考核与学位考核的评价权重大致相同。在我国,大多数学校针对博士在职硕士的中期考核规定比较健全,在硕士在职硕士层次普遍欠缺。学术型在职硕士对知识的连贯性和层次递接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对学术型硕士在职硕士进行中期考核能够实现淘汰和选拔的双重目的,既可以保证在职硕士的整体质量,又可以通过提前攻博的制度设计让一少部分表现优异的硕士在职硕士提前进入更加精深的研究阶段,促进学术型在职硕士的贯通式培养机制的形成。

(3)学位考核的多元化设计

多年来,在“重学轻术”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始终沿袭以学位论文为评价手段的单一学位考核制度。对以科学研究为指向的学术型在职硕士来说,撰写学位论文无疑能够起到完善知识结构和提升科研水平的作用,但这一考核形式对应用型在职硕士的质量控制能力却并不明显。在人才培养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学位考核机制,在学术型培养模式中仍然沿用体现学科理论体系的学位论文考核机制,在应用型在职硕士中则应强调对在职硕士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考核,提倡使用包调研报告、策划方案、设计方案、原创作品等形式的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创造性的考核形式,逐渐淡化学术倾向。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