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在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2014-08-19 10:38:11  来源:在职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字号:

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是在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因素,其与学生的交流的频率、深度、层次等都对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和成长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次对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做出的调查问卷显示,在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基本能满足指导该学科在职研究生的需要,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导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和新时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的要求,我国行政管理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该专业导师所带在职研究生的平均数量逐渐增加,再加之有些导师身兼数职、校外应酬多、个人精力有限,对在职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基本不闻不问,许多高校都存在导师与学生“日常零交流”的现象。

从对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的调查来看,有一半以上该专业在职研究生与导师“偶尔”交流,而经常与导师进行交流的在职研究生才占到17.76%。这种情况势必会对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当被问及“是否经常与导师探讨学术问题或者个人问题”时,75%的研究生回答“不经常”,以下是一名燕山大学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的回答:

“导师带的在职研究生比较多,平时比较忙,交流的机会很少,自己导师上课时,才有机会能见面,关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和个人的想法不可能与导师有更好的沟通。其实,自己还是希望能跟老师多一些交流,比如在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指导,开展一些小型报告会或者师生之间学习交流会等。”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希望能够跟自己的导师平时多交流、多沟通的愿望很强烈。


2、导师主导课题,学生很少参与

从图可以看出,38.32%的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没有”参与过导师的课题,不到一半该专业在职研究生“偶尔”参与导师的课题。这充分说明导师在指导在职研究生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导”心理。仅有16.82%的研究生“经常”参与导师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高。针对这一问题厦门大学一名研二学生颇有感触:“可能导师认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所以不太愿意听取学生的想法或建议。在课题研究方面,导师几乎是主导或自己研究,学生很少参与。”这里面当然有学生的原因(这个会在下一章节讨论),但也反映出导师自身确实存在对徒弟引导不够、关心不够、甚至是信任不够等现实问题,这应当在职研究生培养方式深刻的反思。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在职研究生信息网创作,未经著作权人允许禁止转载。

2024在职研究生千货攻略

  • 上班族必选8个专业
  • 一年备考《时间表》
  • 我的“上岸”分享
  • 院校简章一览表
  • 在职研真题解析
  • 在职研政策及内幕
一键领取

注意:打开微信授权后 免费获取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